情系三盛院 服务移民户
----竹溪扶贫办打响移民包保攻坚战
为了确保潘口电站竹溪移民包保工作顺利进行,如期实现县移民指挥部下达给扶贫办的15户移民包保任务在2009年4月1日前全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留后遗症,按照县委、县政府潘口电站移民工作督办会议精神,县扶贫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潘口电站竹溪三盛院移民搬迁包保安置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县扶贫办包保的15户移民已全部锁定安置去向。有5户选择有土安置,近日可开工建房,其中有1户已搬迁;7户选择自主择业安置已购房在装修; 4户属空挂户,不符合移民安置,予以消号。实际完成16户,超额完成移民包保任务1户。并按程序已逐级履行了审核报批手续,近日移民户可办理补偿兑现。
为打好包保移民搬迁安置这一攻坚战,抢时间,争进度,扶贫办党支部在一个月以前就与工作队长签定了《移民包保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工作队在12月10日前所包保的15户对象全部签定安置协议;12月15日以前全部签定补偿协议;12月30日前最少完成移民搬迁1户以上;12月30日以前搬迁已签定购房协议或已建房的移民达60%(9户)以上;2009年4月1日前全部完成扶贫办所包保的15户移民搬迁任务;而且必须全部符合县委县政府关于移民安置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得到县上认可。2009年1月30日前完成查漏补缺,2月30日前完成包保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自查,3月30日前完成15户移民包保任务全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留后遗症并申请县移民指挥部验收。 移民工作队长(员)如不能按期完成移民包保任务,工作期间违反有关工作纪律和规定的,在按县有关规定处理的同时,取消其在本单位(系统)评先表模资格,公务员考核不得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
一、把握大局,扎扎实实做好移民工作。
潘口水电站是竹山、竹溪两县有史以来最大扶贫项目。 通过移民搬迁,完善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支柱产业,将大大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富民工程;巨额投资有力地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带动建筑、建材、旅游、餐饮等二三产业发展,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强县工程;电站同时具有调峰、防洪抗灾能力,是提高供电能力,保护下游城镇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保工程。明年4月1日以后这里将是汪洋一片,涉及新洲乡三盛院村172户738名群众必须在明年4月1日前全部迁移。
县扶贫办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按照县移民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迅速组建移民工作队专班进驻新洲乡三盛院村,投入到15户移民包保对象之中,认真扎实地开展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打响了这场包保移民搬迁攻坚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县扶贫办移民工作队牢记使命,情系三盛院,心系移民户,奉献在基层,包保移民工作稳步推进。扶贫办主任曾忠祥高度重视潘口电站竹溪三盛院移民搬迁包保安置工作任务,多次召开班子成员会议研究向省办申报争取移民搬迁项目资金和包保移民工作,并多次深入到移民淹没地和移民安置点协调移民安置相关事宜,指导督促工作队全面有效地开展包保移民安置各项工作。始终将其作为单位目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扎扎实实推进移民工作。
为加强对移民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办党支部决定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移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我办移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制,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为具体负责人。并抽派一名思想觉悟高、大局观念强、工作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为责任领导相对固定驻村、驻户的工作方式,具体负责县下达我办的移民安置外迁工作,确保安置搬迁工作如期完成;成立由办有关领导和股室为成员综合协调组,负责统筹做好被抽调领导和相关人员所分管或担负的工作,确保办内各项业务工作不受影响;成立后勤服务组,全面为驻村工作队提供车辆、经费、信息传递等服务,确保后勤
情系三盛院 服务移民户
本文2010-03-11 17:16:4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34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