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道是无晴却有晴——县史志事业发展侧记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237下载212次收藏

    2009年,带着“随风潜入夜”的意境,春天如期而至。2009年,经历“被动叫板”的阵痛,县史志办也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春天。全县2008年综合目标考核排名30位,被十堰市委评为“2008年度党史工作先进单位”,被十堰市政府评为“2008年度地方志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政府评为“文明单位”,首卷《竹溪年鉴》被评为“2008年度百科全书类优秀书籍”。

从无到有夯基础

    近几年,县史志办遭遇发展的寒冬:修志工作停滞不前,党史宣传无起色,省、市业务部门批评竹溪史志工作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何摆脱发展困境?2008年3月,县史志办班子成员调整后,决定从基础抓起。没有好的工作环境,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更换办公桌椅,添置电脑、空调、复印机、传真机,开通电话、网络;没有好的制度,从制订《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基本的制度入手,每周五的干部集中学习、每个月的财务公开,成为“铁的纪律”,一句“工作不在我身上积压,办事不在我身上失误”,成为每个干部的自觉行动;没有活动开展,在“五一”、“十一”开展基本的文体活动,陶治干部情操,以百里长廊帮扶共建和扶贫帮困共建为契机,组织干部深入联系村蒋家堰龙堰村、龙阳村,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没有史志阵地,开辟《史志通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史志工作动态,宣传史志业务。
    一点一滴,从无到有,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中,短短的一年时间,我县史志工作发生了根本变化,截止2009年1月,先后出版《中共竹溪县组织史资料》(第三卷)、《中共竹溪历史》(第一卷)、首卷《竹溪年鉴》、第一部史志系列丛书《领头雁风采录》第一卷,从而结束了我县近10年无史志成果的历史空白。
变堵为疏促团结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史志部门是积弱积贫的弱势部门,由于历史原因,史志干部心中“堵”着经济待遇差、政治待遇差这块大石头。为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县史志办一方面从生活上关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道是无晴却有晴——县史志事业发展侧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