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破解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之我见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928下载189次收藏
    土地是人赖依生存和繁衍的资源,反映人的出生,有出生地之语,无论是凡人还是伟人,有入土为安之喻,而土生万物之理永久不变。但是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发展和进步就必须占用土地搞建设。这就带来了农民生产粮食疏菜有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也带来了农民靠土地生活,靠土地养老,甚至靠土地致富的基本保障途径的缺失。因此,个人占在保障被征农生活这个角度,谈谈两点看法。
    一、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现状 
    1、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征地前有土地,无论是种粮还是种菜,每年却有可靠的生活资料和收入来源。征地后,被征农民就靠土地征用费,青苗补偿费等费用一次的补偿款来维持生活,使生活质量在较征地前有所下降。
    2、缺少就业技术和机会。在被调查18——35岁的对象中35%的是小学毕业50%的是初中毕业15%的高中毕业;从掌握专业技术来看,调查对象中80%的没有“九老十八匠”的特长,无再就业的技术和机会。
    3、缺少养老生活保障机制。被征地农民居住地多为城中村或城郊村在征地前一般是土地养老,居家养老。在被调查对象中16.2%的为60岁以上老人,这其中又有65%的老人多为独居、没有与儿女一起生活。在征地前主要的生活来源是种菜或种粮,征地后的生活主要靠补偿款,无其他的收入来源,现在他们处“坐吃山空”或“坐吃等死”。
    4、缺少制度覆盖和整合。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就国家和省政府来讲,在政策和制度上,只有原则性的要求,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给这一群体的生活保障造成了政策或制度的缺位。与此同时,由于没有具体的保障制度,征地工作中也出现了,征地方案与生活保障方案、征地流程与生活保障措施、征地补偿分配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等方面整合不够。致使在被征地农民的思想中,形成征地补偿是个人应得的要分光分尽,生活保障是政府该保的,要政府大包大揽的概念。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分析,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可概括为“务农无地种、创业无技术、养老无着落”。这种“三无”的现状,其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现行政策没有跟上经济建议的需要,政策保障缺位,也有工作机制顾此失彼的短板;还有思想观念需要更新等问题。不能认为只要征地补偿到位,就把什么事都解决,而要在征地过程把建设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养老保障机制等统筹考虑和安排。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加以认识,从制度上加以研究,从工作上加以着力,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稳定被征地农民的思想情绪,化解发展中的矛盾,使社会事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健全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建议
    被征地农民是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刻骨铭心的贡献。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就业和养老保障,既是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的需要,也建设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破解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之我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