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县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236下载223次收藏
    我县中小企业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全部生产经营任务,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50%以上,提供了18000多个就业岗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由于企业本身及金融信用环境等多方面原因,融资难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我们特对竹溪县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开展了调查。 
    一、全县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  
    1、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截止2008年末,竹溪县共有中小企业386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由于竹溪县交通不便、信息较为闭塞,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原始积累时期,后续流动资金不足,往往是有钱创办企业,无力再谋发展,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目前企业融资主要通过自筹,民间借贷、内部集资、银行贷款等渠道,据统计,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向辖内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25笔,金额2.5亿元,而金融机构实际发放贷款仅12笔,金额9000万元,不到申请金额的40%。由于企业资金短缺,一批成长性好、有市场、效益优的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满负荷生产,甚至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如全县龙头茶叶集团龙王垭和梅子茶场,都需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急需流动资金2000万元,但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使企业发展缓慢。魔芋企业也是如此,作为全县唯一较大的魔芋龙头企业----湖北科玛协力魔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缺乏流动资金,收购、加工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常年停产,“中国魔芋”之乡、全国最大魔芋集散地的竹溪县魔芋产业化发展有名无实。据初步调查,该公司全年可生产魔芋精粉2000吨,需要流动资金2700万元。2008年,企业仅筹集资金5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350万元,自筹150万元。开工3个月生产魔芋精粉320吨,但下半年因无流动资金,企业基本闲置。据调查,2009仅县工业园区15家企业年就急需银行贷款1.5亿元,如果资金不能到位,湖北银松食品、创艺化工等一批企业会由于资金短缺,无法扩大规模,使生产经营停滞不前,处于停产边缘。  
    2、银行“贷款难”,可用资金闲置。金融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就主观来讲,也愿意通过自身的服务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尽可能把资金放出去但是。但受多方面的制约,竹溪县金融部门“贷款难”, 可用资金闲置,贷款空间还非常大。截止2009年一季度,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4亿元,存贷差达到16亿元。从各行、社存贷比上分别来看,农行为25%,中行为27%,信用社为50%,除去金融机构必须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和二级存款准备金,备付金的留存及亏损占用外,农行,中行、信用社资金都有盈余,全县可用资金达到7亿元以上。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1、金融生态环境不优,金融部门对企业支持心有余悸。银行以信用为基础,是信用部门,存款按规定利率还本付息,具有钢性,而收贷收息却要面对社会信用缺失风险。有的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找各种借口逃废银行债务;有的企业法人素质低,管理水平差,经营观念落后,市场意识差,诚信度低,使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如竹溪农行、发行历年通过争取资金支持原化肥厂5060万元、原减振器4800万元、协力魔芋250万元,使其这些企业为竹溪知名企业。后到期多次催收无效,直到化肥厂、减振器破产,协力魔芋半停产也没归还。如今这些企业早已失信于银行,使银行债务悬空,企业信用缺失严重,已影响到竹溪农、发行乃至整个金融机构对该县的信贷扶持。  
    2、银行的管理机制抑制信贷投放。一是银行信贷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忽视信贷风险的客观现实性,信贷责任追究制度过于严厉,信贷岗位的高风险却无相应的激励措施,这种奖罚不对称的单边约束机制使得金融机构乃至放贷者为规避风险,就只能“慎贷”和“惜贷”,甚至于为保饭碗,宁肯不贷。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县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