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普法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好“五五”普法规划。天宝乡党委政府把农村普法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把天宝乡打造成为南山一片平安净土。
一、目前我乡农村普法工作现状
天宝乡辖21个村、一个茶场,现有21385人,人口分布较广。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因土地承包征用、工程建设、宅基地、婚姻邻里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呈多发、复杂、多样的特点。依法及时化解这些矛盾纠纷,特别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全乡的普法工作却显得滞后。一是普法队伍素质不高,随着法制的健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大量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各种复杂、疑难的纠纷的出现,我们的普法宣讲员在关键时显得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事情该怎样处理;二是普法手段过于落后,除了进村入户散发些法律宣传品或是上集镇设个法律咨询台之外,没有更好的普法手段,农民想学法,却不知怎样学,向谁学;三是普法经费没有保障,普法不像别的工作,是个软任务,大多数人都认为可有可无,各级领导对此也不像对待别的工作(如公安工作)那样重视,以至于普法工作口号叫得响,落实起来难,经费无保障,没有经费作保障,自然什么事也办不成。
二、多措并举,抓好农村“五五”普法工作。
1、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契机,针对农村和农民的特点,以普法为先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在普法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应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着重抓好五大类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一是民主政治类的法律知识(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二是维护稳定类的法律知识(如信访条例),三是民事经济类的法律知识(如婚姻法、合同法),四是基本国策类的法律知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五是农业生产类的法律知识(如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这些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图片展览、印发法制宣传资料,举行法制文艺演出、放法制电影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在农村普法的组织领导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应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普法考试制度,落实一个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建立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栏,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经费等,从而推动普法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开
一、目前我乡农村普法工作现状
天宝乡辖21个村、一个茶场,现有21385人,人口分布较广。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因土地承包征用、工程建设、宅基地、婚姻邻里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呈多发、复杂、多样的特点。依法及时化解这些矛盾纠纷,特别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全乡的普法工作却显得滞后。一是普法队伍素质不高,随着法制的健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大量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各种复杂、疑难的纠纷的出现,我们的普法宣讲员在关键时显得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事情该怎样处理;二是普法手段过于落后,除了进村入户散发些法律宣传品或是上集镇设个法律咨询台之外,没有更好的普法手段,农民想学法,却不知怎样学,向谁学;三是普法经费没有保障,普法不像别的工作,是个软任务,大多数人都认为可有可无,各级领导对此也不像对待别的工作(如公安工作)那样重视,以至于普法工作口号叫得响,落实起来难,经费无保障,没有经费作保障,自然什么事也办不成。
二、多措并举,抓好农村“五五”普法工作。
1、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为契机,针对农村和农民的特点,以普法为先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在普法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应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着重抓好五大类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一是民主政治类的法律知识(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二是维护稳定类的法律知识(如信访条例),三是民事经济类的法律知识(如婚姻法、合同法),四是基本国策类的法律知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五是农业生产类的法律知识(如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这些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图片展览、印发法制宣传资料,举行法制文艺演出、放法制电影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在农村普法的组织领导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应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普法考试制度,落实一个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建立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栏,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经费等,从而推动普法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开
加强农村普法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点击下载
上一篇:向坝乡以产业项目助推老区建设步伐下一篇:新洲乡老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本文2010-03-11 16:55:1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27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