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县畜牧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803下载192次收藏

    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普遍下滑,养殖户积极性严重受挫的情况,湖北省竹溪县畜牧兽医局组织20多名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深入中峰、龙坝、水坪、桃源等乡镇,走访了农户、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企业,就全县近几年来畜牧业生产发展形势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现状

    一、畜牧业取得的成效显著
    近年来,该县以生猪为主导的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千家万户的农民从养殖业中得到了实惠,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畜牧产业在农村经济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是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受政策和市场双重影响,近年来,农户、养殖场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生猪生产规模稳中有升,生产方式已由过去传统的家庭式饲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生产品种由传统的地方品种向二元杂交普通猪、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方向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产量迅速增加。200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56万头,其中出栏生猪31万头;牛饲养量为1.5万头,其中出栏0.3万头;羊饲养量达到4.5万只,其中出栏1.72万只;家禽饲养量达到174.6万只,其中出笼93万只;畜牧业总收入达到5亿元,比发展速度较快的2007年增长93%。
    二是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近3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305省道沿线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迅速发展,仅2008年,全县就新建生猪“150”饲养模式36个、“300”模式8个,益盛园牧业公司、兴科牧业公司等两个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项目建设通过省级验收,顺旺牧业公司、蒋家堰镇养猪小区项目建设通过市级验收;新发展万只七彩山鸡特种养殖场1家,土鸡散养大户2家,新建万只蛋鸡场1家;建设“1235”养羊大户5户,开工建设肉牛养殖企业1家。2008年底,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达280多户,出栏量达到18.11万头,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占全县生猪出栏量的40.2 %。2009年,在畜牧兽医局的精心组织科学引导下,全县又兴起土鸡散养、牛羊养殖热潮,截止目前,全县利用茶园、果园、荒坡地新发展1000只以上土鸡散养户26个,规模养殖总量达到20.1万只;新发展1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78个,其中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个,规模养殖总量达到2400头;新发展30只以上规模养羊场85个,规模养殖总量达到4.28万只。预计今年底,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可达到400户,规模养殖比例可达到45%以上。
    三是生产质量不断提高。几年来,全县引进了优质肉猪良种1100多头,主要品种父系有新台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大约克夏、长白,母系有太湖、荣昌、双肌臀、pic和约荣二元杂等。通过选育和杂交改良,品种性能明显提高。据兴科牧业有限公司种猪检测结果显示,达90千克体重的商品猪平均日龄:长白猪杂交配套系160天,杜洛克杂交配套系163天,三元杂交配套系158天;平均日增重:长白猪780克,杜洛克760克,三元杂交810克;平均瘦肉率:长白配套系65.2%,杜洛克配套系66%,三元杂交配套系65.3%。这些指标比引进初期均有明显提高。
    四是政策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近3年来共争取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1500多万元。仅2008年就争取到位产业发展资金345万元,进行了2个万头猪场和一批规模养殖建设;争取到位动物防疫检疫建设资金87万元,进行6个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更新动物防疫检疫设备仪器,提高技术水平;争取到位能繁母猪财政补助和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200余万元;争取以奖代补资金400余万元。
    二、发展的潜力仍然较大
    (一)可利用资源承载潜力大
    据统计,竹溪县全年粮食产量1.5亿多公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变化,过去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现在60%以上都作为饲养畜禽的饲料,即每年有0.9亿公斤粮食用作了饲料,另外每年还有0.3亿公斤饼粕、糠麸等可用于饲料的农副产品,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方法和出栏重量计算,这些饲料可饲养出栏生猪80万头,而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31万头,发展空间很大。全县可利用草山坡面积159万亩,加上每年1.87亿公斤的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理论计算为15万个标准牛单位,折合养羊75万只,但目前全县饲养牛羊折合仅为2.8万牛单位,可再发展草食动物12.2万牛单位。
    (二)内需市场消费潜力大
    从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在收入较低时,居民消费以粮食为主,当收入水平处于由低向高的发展阶段时,粮食产品消费将逐步下降,畜产品消费则会急剧上升。当收入达到富裕水平时,粮食消费逐步稳定,畜产品需求就会进一步扩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小康向富裕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30年时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按人均年占有肉类食品100公斤计算,我县内需市场年可消费肉类食品3.6万吨。近几年来,我县畜牧业虽然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但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畜禽存栏出栏(笼)基数依然较低,要达到内部市场的供需平衡,尚有巨大的内部消费空间可以利用,加上依托品牌优势大量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畜牧业发展数量再翻一番才能饱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三、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一)市场发育不全
    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仍是我县当前养殖模式的主体,广大散养户不是以销定产,而是以市场价格为基准,使生产出现周期性反复波动。特别是生猪生产,如 2007年底,全国性的猪肉市场短缺,市场价格一路上涨,毛猪价格最高达到了每千克18元,导致了“猪贵伤民”,为有效平抑价格,中央、省、市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相继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规模养殖财政以奖代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的刺激了养殖业主的积极性,许多农户认为市场行情不错,因此集中投入,扩大养猪规模,使全县散养农户生猪存栏大量增加,但从今年元月份以来,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下跌,目前毛猪价格跌到每千克8元以下,按成本分析,当前每饲养出栏1头猪要亏损300-400元,出现了所谓的“蛛网现象”: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XX县县畜牧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