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构建和谐的统计环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427下载259次收藏

    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旋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将是我国发展又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每个行业、每个部门。统计部门是政府和老百姓的桥梁,是政府和基层的纽带,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建立和谐的统计环境。

    构建和谐统计环境,就是参与统计活动各行为主体(包括领导干部、统计人员、社会公众、统计调查对象等)自身以及之间不断追求和谐的状态,形成有利于统计事业和谐发展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良好氛围。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计做到准确及时、科学有效、反应灵敏、规范有序、充满活力。通过统计部门内在的自我调节和统计活动各行为主体之间外在的诚信互动,实现统计数据与客观事实的高度统一,制度方法与现实形势的动态同步,统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高度融合,形成对经济与社会客观真实的自觉尊重、认知与捍卫的社会氛围,达到构建和谐统计环境的目的。

    一、构建和谐统计环境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具有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无旁贷的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就包括和谐统计的建设,没有统计的和谐就没有完整的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统计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树立统计形象的迫切需要,更是统计工作者必须努力追求的至高境界。

    二、现阶段统计环境不和谐的体现

    1、基础工作薄弱

    统计基层(主要指乡镇)基础工作强弱是能否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目前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并急等解决的问题。一是人少事多。乡镇统计人员一无编制,二无专人,三无场所,四无经费。二是地位低,待遇差。统计人员既无钱也无权,有些领导把统计看成一个只出数据而无经济效益的可有可无的部门。在这一点上,笔者体会很深,本人曾遇到一个领导,统计局安排的统计年报会不许本人参加,更不用说报销会务资料费和差旅费。三是基层统计员素质很难跟上时代。基层统计员由于是兼职,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少,变换又频繁,造成基层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差。有的统计人员干起统计工作是随心所欲,工作不实,作风飘浮,甚至违背统计职业道德,在填报数据时不进行调查研究,而是“摸脑壳”、或者领导说了算,缺乏统计工作应有的严肃性。

    2、数据质量低

    除了统计人员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统计调查、数据核实、指标评估等工作造成数据质量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政治和经济利益冲击,统计数据干扰大。有的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为了突出个人政绩,谋求政治上的升迁,以“数”报优,骗取荣誉;以“数”叫苦,骗取补助;谎报灾情,骗取救济等统计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现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下,统计部门、统计人员为了得到地方政府在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不得不在面临明暗授意、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构建和谐的统计环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