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统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农村统计是整个统计体系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桂阳农村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但全县农村统计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与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统计工作的现状
1、乡镇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堪忧。桂阳县辖14个镇、25个乡、7个农林场所。自1987年就成立了统计站,配备了专职统计员,在1997年和2003年机构改革中,均保留统计站单设,明确专职统计员人员,经费由县财政统一支付。人员编制全部为行政编制,属公务员系列,行政上属乡镇党委政府管理,业务上受县统计局指导。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乡镇统计员管理面临“三难”局面: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凭借管人、管经费、管考核的独特优势,可随意安排专职统计员从事统计以外的工作,挤占统计工作时间。即使少数乡镇事先征求统计部门意见,也是出于应付而已,县级统计部门对此束手无策。二是县级统计部门只管业务,不管人事和财权,不能有效地管理统计队伍,既不能保稳定,也很难确保乡镇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三是乡镇统计员左右为难。一边是面对掌握着人权、财权、考核权的乡镇党委政府,不如数如质完成任务,得到的是扣工资、无补贴、考核不称职,提拔重用无指望。另一边是应付国家和地方政府布置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不如数如质完成要受到统计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业务工作考核通报或批评指责。双重压力使乡镇统计人员左右为难,造成乡镇统计人员名专实不专,如果遇到国家大型普查或者抽样调查,再加上个别乡一级的领导对统计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统计人员有时真的是举步维艰。
2、乡镇对统计工作的硬件环境投入不足。目前,县级统计部门已基本解决了办公场所,统计人员队伍相对稳定,有较为规范的统计工作流程,统计台帐和统计资料有据可查,统计工作经费虽然不够用但县财政纳入了预算,统计信息化建设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基本达到了专业人员人手一台计算机;而乡镇统计站,大多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统计工作人员不稳定,经费无保障,日常统计工作经费大多采取“挤牙膏”式的安排一点。到目前为止,在信息化建设上能为统计工作专用添置计算机、打印机硬件设施的,只有几个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全县不足1/3。
3、乡镇统计工作经费严重不足。首先,统计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统计工作主要是为政府、为公众社会提供服务,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长
加强农村统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本文2010-03-10 15:27:3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13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