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依靠法制手段遏制虚假统计数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993下载220次收藏

    法制手段通俗讲是统计执法,即统计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法定工作事项,是确保统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要树立统计权威,必须开展统计执法

    社会关注统计数据质量

    现在,在湘乡谈统计质量,总会提及有两件事。一是2005年在湘乡市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不少代表对gdp统计数据质量提出质疑,人民代表审议gdp成了当时的话题。二是1999年湘乡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湘乡第一例统计行政诉讼案轰动全市。xx单位不服市统计局下达的统计违法处罚“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予以撤销。经审理,法院判决“维持统计局处罚决定”,原告支付统计违法罚金、滞纳金计2.32万元,以统计局胜诉落下重锤。“数据失实要受罚,统计执法也过硬”一时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这场统计官司使人们对《统计法》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2006年湘乡开通市长热线电话,市民举报统计违法违纪案件6件,其中市长指定办理3件。

    领导重视统计法制工作

    多年来湘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一直支持统计部门从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市人大每年都要听取一次统计法执行情况的汇报,市政府把依法统计写入了每年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任市委书记阳祖耀曾在全市的一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大会上告诫各级领导:“如有人胆敢违反“两办”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弄虚作假的通知》,虚报、瞒报统计资料,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坚决按《统计法》查办,决不手软。过去那种抵触、抗拒、干扰统计执法的情况不再出现。

    领导重视统计法制,促成了《统计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湘乡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10月下发了《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22个乡镇办事处都下发了关于成立乡镇(办事处)综合统计站“通知”。 统计法制的权威,鼓舞了湘乡统计局的执法勇气,坚持常年执法不间断,在查处的100多起统计违法案件中无一例行政诉讼案。虚报,瞒报,不履行统计义务的统计违法行为大大减少,统计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该局已连续9年获得湘潭市统计工作综合评比第一名。

    二、虚数、瞒数、官数困扰统计质量

    (一)不能低估虚假数据的危害

    不求质量的统计是无用的统计。修改后的《统计法实施细则》更加明确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和情况,不得虚报、瞒报、不得伪造篡改”。然而,有法难依,违法难究,执法难行的现象较为普遍,当前影响统计工作质量主要是“虚数字”、“瞒数字”、“官数字”。

    “虚数字”就是虚报统计数据。笔者总结近20年的统计执法检查发现,虚假数字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换手法。2000年前,虚报数据一般反映在乡镇企业的统计报表及少数乡镇为实现“吨粮田”虚报粮食亩产数。2000年后,虚报统计数据在招商引资,民营规模工业、资质等级建筑业等单位的统计资料尤为突出。这些虚假数据直接影响到地方生产总值数据的准确性。

    “瞒数字”就是瞒报统计资料。主要反映在计划生育统计、工业企业财务统计,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统计数据。近几年发现信访及社会治安方面统计数据也存在瞒报现象,使决策部门难以掌握真实情况。

    “官数字”就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近几年来,以统计数据评价政绩较为普遍,而少数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认识发生偏差,为了政绩、荣誉、地位、在数字上动心思,在报表中做文章,致使目标考核统计以计划数代替实际数,重复计算,以少报多等等,有的甚至暗示、明令统计人员弄虚作假,背离了目标考核初衷,败坏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以上大都是人为造成统计数据失真,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形式的腐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计又面临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经济如何发展,统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虚假统计的存在,将直接影响上层制定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

    (二)虚假统计数字为何屡禁不止

    条块分割数出多门

&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依靠法制手段遏制虚假统计数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