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门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日臻完善,伴随而来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经济现象不断诞生,新的经济类型不断涌现。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近年来一些部门统计职能有所弱化认真分析和大力改进当前的部门统计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统计员”,“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并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并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七款规定“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这些条款已经将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界定得十分清楚了。也就是说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是纲与目,总体与个别,综合与分支,全局与局部,全面与部分的关系;所有部门统计集合于政府统计之下。
二、部门统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1、部门统计定位较为模糊。部门统计的定位问题是从部门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的。由于部门长期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和多种制约权,所以基层统计对象完成部门统计任务的态度是积极认真的。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逐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陆续到位,部门统计的传统基础发生了动摇,部门统计定位较为模糊。
2、部门统计观念亟待更新。改革开放已近30年,但在一些领域里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这种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已经成为部门统计改革和前进的阻碍。改革开放以来,部门统计的内容、方式一直都在变化着,但自成体系的基本格局却没有冲破。这种内容与形式的长期不统一,僵化的模式无法承载活跃的内容,于是就不断出现重复、矛盾、交叉等问题。
3、部门统计力量参差不齐。政府机构改革后,部门的统计资源状况发生了分化,财政、金融、工商、税务、邮电等垂直部门保持了原有的资源水平;工商、社会领域各部门的统计资源大幅度衰减;新兴部门如信息、旅游、环保、中介等没有计划经济下统计资源的传承,面对的领域又很宽,显出力不从心。由于资源条件的局限,制约了一些部门统计内容的更新、扩充和丰富。
4、部门统计口径难以统一。由于历史衍变的原因和政府职能界定中有大量边缘性问题,部门之间存在不少重复交叉统计。像环境、基本单位、就业失业、建筑业、房地产统计、流通、吸引内外资、农业、农民收入统计等,都不止一个部门在开展,并且统计口径差别较大,导致数据出入较大。
5、部门统计信息难以整合。政府与部门统计的信息资源共享尚处在低级阶
对部门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本文2010-03-10 15:27:1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09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