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904下载207次收藏

    农村统计作为基础数据的源头,其数据真实与否,关系着统计工作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决策的及时性、正确性和有效性。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统计,而现阶段农村统计却恰恰是我国统计工作的最薄弱环节。从今年上半年永州市统计局对全市农业统计检查的情况看,当前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农村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达到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之目的。

    一、当前农村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人员配备与工作的不相适应性。从全市情况看,一是县区统计局专业人员不足。县区统计局统计工作任务繁重,每个专业人员至少要承担一个以上甚至多个统计专业,虽然各县区对农业统计专业配备专职人员,但与农村统计的工作量、工作难度都不相适应。二是乡镇统计力量十分薄弱。全市每个乡镇统计人员一般只1-2个,统计部门布置的各项普查、全面报表都集中在乡镇统计人员身上,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多数兼职,日常事务繁多,没有时间从事统计工作,也没有精力从事统计调查工作,无法保证数据质量。三是村级无固定的统计人员,数据质量堪忧。村一级统计工作一般是由村干部负责填报,由于并未被纳入基层组织管理的议事日程而认真部署和调查,而当前农村大量劳务输出,年青有文化的劳力大多外出从业,使基层组织人员素质差,根本无法撑握情况和上报有关统计报表。

    2、人员变动频繁,报表、数据收集困难。由于乡镇、农村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报表、数据收集困难。据了解,一些乡镇、村组几乎年年更换人员,新接手的人员业务不熟、素质低,造成统计工作衔接不好,报表报送不出、迟报、错报、漏报时有发生,且数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基础差,原始依据欠缺。近几年来,为了规范统计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均出下发了多个文件,要求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但在我市的情况看,并被完全落实到实处,从这次检查的情况发现,部分乡镇仍存在相关统计资料不齐全、历年统计资料没有整理归挡、村级无村表、无分组原始台帐等情况,据了解,大部分村的村级报表往往是通过村干部凭印象填报,指标数据上报随意性大。

    4、基础数据衔接不够,县、乡和村三级数据产生差距。当前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县、乡和村,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