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影响县(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208下载190次收藏

    从实际情况来看,县(市)一级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基本上客观地反映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正是由于这种变化,使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如gdp下算一级和调查队的垂直管理等,这些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和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更好地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让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是政府统计机构和每一个统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县一级政府统计的实务来看,当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一)利益的驱动及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各级政府把一些主要的统计指标列为目标考核内容,作为衡量地方政府业绩的重要依据,这些指标年年只增不减,基层为完成责任目标或为在考核中取得好的排名,有时采取虚报浮夸的形式来应付,导致数据失真。有一些数据在县一级统计工作中获取的渠道、质量都得不到可靠保障,如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指标,也缺乏对这些指标质量进行控制与评估的有效方法,而在考核的过程中统计部门又无法站在独立的立场上对这些指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现行统计制度的制约。调查对象上报的统计数据有许多是和财务数据紧密相关的,而统计工作中有些专业的报表时间比较紧,不能与报表单位的财务核算时间衔接。比如劳资、贸易餐饮、工业等专业都要求月初3号前报表,一般情况下报表单位的会计报表在3号以前都没有出来,这就造成统计与会计核算脱节,基层报表单位的统计人员无法掌握准确的数据,只能预计或估计统计数据,造成统计数据与会计核算实际数据不一致。此外还存在有统计数据和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由于统计方法和口径等不相同,而形成数出多门,数据不能衔接的现象。
  
    (三)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主要体现在:
  
    1、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需的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计算机等)不能保证。乡镇的统计人员基本都是兼职;除部分规模较大,内设机构比较健全的企业外,其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也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这种情况导致了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所必须的知识,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影响县(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