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如何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457下载210次收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源头数据准确可靠,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时期,乡镇统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然而,目前乡镇统计工作现状如何?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源头数据质量又怎样呢?笔者从事统计工作10多年,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乡镇统计机构建设与当前肩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人员素质与质量要求有差距,统计体制改革亟待加强。

    一、夯实乡镇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乡镇统计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农村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乡镇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统计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统计调查资料的准确、全面,从而关系到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切实加强新时期乡镇基层基础统计工作,将是我国统计事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既可以促进农村统计事业健康发展,又能牢牢把好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对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整个统计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在上级统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目前统计工作现状与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对农村经济统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统计工作难度加大,统计数据失真较严重,主要源于以下几个问题未得到解决:
 
    1、人员少,任务重,统计队伍不稳定,工作难尽力。乡镇统计员执行乡镇综合统计功能,履行各种统计调查职责,其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然而,乡镇统计机构只配备1名人员,而且大部分乡镇统计员均由办公室秘书兼任,与其担负的工作相比,差距很大,极不对等。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乡镇企业、个体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统计对象数量急速增加,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量愈来愈大;二是由于乡镇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统计员一人兼数职的现象比较普遍,专心做本职工作的精力与时间受到严重影响。三是乡镇统计工作责任大、要求高、待遇低,其他工作岗位要么省心省力,要么有利可图,而统计一无所有,没有摊上的绕道走,摊上的设法逃,大部分乡镇统计员一年一换,有的甚至一年几换,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而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人员既管不了编,也管不了钱,所以乡镇在调换统计人员时根本不与统计局协商,每年都是一张张新面孔和业务生疏的新手,这就势必影响到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连贯性,影响到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迟报、漏报现象也就难以避免了,进而影响到县级统计部门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

    2、工作环境不好,统计条件差,业务素质低,质量难保障。笔者看到多数乡镇的统计机构没有具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基本是一间房子一套桌椅一组柜子,办公条件比较简陋。绝大部分没有专用的电脑,极少乡镇虽然有一台微机,但由于统计人员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少学习统计业务和微机知识,专业素质相对于任务则捉襟见肘,统计台帐、报表汇总仍是手工操作。统计手段落后,致使工作效率低,报表差错率高。加之少数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根本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有时官出数字,有时闭门造车,基层统计源头数据的质量是否真实可信,就得打上一个问号了,也值得我们统计人深思了。

    3、统计调查对象多,配合差,数据难收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二、三产业急速增长,结构日趋复杂,农村统计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如何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