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据质量是统计人的历史责任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538下载215次收藏

    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统计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各级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统计改革,建立和完善既具有中国特点又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统计体系、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按照“快、精、准”的要求,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为社会各方面研究分析问题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然而就在统计数据通过统计产品积极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之时,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筑牢统计基石,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个统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基层统计基础弱化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和办公条件(计算机等)得不到保证,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岗位形同虚设,统计人员兼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使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统计,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所必须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主要表现:一是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普遍弱化,配有专职统计员的企业很少,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工作重心往往以财务管理为主,对统计工作多于应付,一旦报表任务来临,工作责任心强的尚能做到报表按时上报,工作责任心差的,再三催报也难按时完成任务,这些人大多数对统计业务不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自行其是,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二是乡镇统计基础工作薄弱。乡镇统计属地方性综合统计,是把握统计源头质量的重要环节。统计部门所承担的各种统计调查任务必须依靠乡镇统计才能圆满地完成,而乡镇政府中心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数据质量是统计人的历史责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