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对待统计工作中的行政因素
社会经济统计工作是政府行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政府行政工作的一部分。这就使得统计工作掺杂很多的行政因素。由于多重行政因素的影响,又使统计数据质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但行政因素对统计工作有利也有弊,因此,要辩证地看待统计工作中的行政因素。
一、行政因素贯穿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一)统计机构设立的行政因素。目前,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都是依托同级行政机构而设立的,县以上政府都有自己的统计机构。近年来,国家统计局进行了统计改革,设立了独立的垂直管理的调查队,但是,调查队的采集的数据范围有限,国家大部分的统计数据还是来源于各级统计局。企业的统计机构也是应政府统计工作需要而设立的,向基层政府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报表,是基层政府统计机构的延伸。由于统计工作是一项行政辅助性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行政机构改革中,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略了统计机构,没有给统计应有的地位,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对统计网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基层统计网络的冲击最大。近年来,当统计数据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时,已经弱化的统计机构才逐步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二)统计工作开展中的行政因素。在统计法律法规约束不力、基层统计网络不健全的情况下,
基层统计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要完成统计工作,就依靠行政机构,通过行政方式进行,从上到下层层地布置统计工作任务。统计工作开展得好与不好,在于行政领导的重视与否,在于各政府部门推动统计工作的力度强与弱。如大型普查,仅仅依靠基层统计局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任务,各地往往依靠各部门、乡镇的力量开展工作。
(三)数据定型中的行政因素。由于地方统计机构隶属于地方政府,统计工作经费、人员编制都
受地方政府控制,在数据定型时,由于目前的干部考核任用机制不够健全,“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使统计数据易受行政因素的干预。重要的统计数据往往要体现领导的意志。
二、行政因素对统计工作的影响巨大
行政因素对统计工作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应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nbs
辩证对待统计工作中的行政因素
本文2010-03-10 15:26:31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