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搞好县级普查工作之我见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355下载143次收藏

    《统计法》第十条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由此确定了普查作为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法定性和重要性,每10年定期进行4次普查,各项普查工作己成为县级统计部门的经常性工作,县级统计部门如何在原定期报表没有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搞好普查工作呢?

    一、县级普查工作现状

    1、普查工作县乡政府投入、产出不相称。普查方案设计指标、数据处理结果为基层考虑不多,数据处理太迟,汇总结果大部分普查结果对国家、省级服务,而对县乡领导决策则不能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使得县乡领导对普查认识不到位,普查工作只为完成上级政府任务,难免有能应付就应付的想法,这样势必影响普查工作开展。

    2、县级统计部门人员少了、普查任务重不相称。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的点多面广,自上而下、统一制度、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的全国一盘棋的重大调查,但具体实施就成了统计部门的工作。九十年代县级普查办公室可以从各相关企业单位抽调人员,而现在由于企业均已进行改制,从企业抽调人员已不现实,改为从各相关机关抽调人员,而机关抽调人员往往是名到人不到,人到心不到。为此,为完成普查任务,县统计局必须抽调3~4名业务骨干应付普查工作,使得普查年份县统计局普查工作和其他日常统计工作严重冲突。县级统计部门人员少、普查任务重不相称,不能更好的完成普查任务。

    3、由于县级普查经费有限,普查要么龙头蛇尾,要么稍纵即逝。回顾前一周期的四次大普查,人口普查可以说是典型的“龙头蛇尾”型,登记前两年就开展了实质性工作,领导也重视,宣传活动也搞得轰轰烈烈,而普查数据汇完总,则偃旗息鼓,资料汇编、分析研究、档案整理只好应付上级任务。浪费了千辛万苦调查登记的普查资源。而经济、农业普查则是典型的“稍纵即逝”型,给人感觉就是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搞好县级普查工作之我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