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统计氛围 提升数据质量
质量是指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质量已经成为我们衡量事务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对于企业来讲,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我们统计部门来讲,统计数据质量就是我们统计事业的根,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就是我们统计人的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迅速的发展,我国在很多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统计数据也准确的反映我国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 “晴雨表”的功能日益凸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统计数据质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首先就要提高统计基层数据的质量。如果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恰恰就是基层统计数据最难把握,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难以提高成了我们统计工作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成为我们统计工作中急需面对的一个难题。
基层统计工作的开展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我相信在基层工作过的统计人员对这一点都感触颇深,统计工作开展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对象参与统计调查积极性不高
虽然我国统计工作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统计数据专业性太强,难以融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样无形之中就拉开了统计工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致使很多群众没有真正了解统计工作,不明白统计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更不了解统计在老百姓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统计,对于很多群众来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由于感情层面上的不熟悉、不接受,加之统计报表的填报还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基层调查对象参与统计调查的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很多调查对象不愿意填报统计调查报表的现象。
2、调查对象统计知识普遍缺乏
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统计指标的填报往往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基层调查对象统计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对很多统计指标难以真正理解,对所需填报数据的范围也不是很明确。加之没有专业统计人员的指导,在填报统计数据的时候难免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凭经验进行填报。统计知识的缺乏往往会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偏差,这也是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难题。
3、对统计工作的信任度不高
由于我们统计报表的很大一部分指标都与调查对象的营业利润密等切身利益切挂钩,这些调查对象往往出于对自己商业资料保密的考虑,故意漏报、瞒报一部分统计数据。虽说我国《统计法》中对调查对象资料保密已经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平时宣传力度不够,依法统计的观念依然淡薄,依法统计的社会氛围没有形成,单凭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解释一时还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调查对象对统计工作的不信任直接导致了基层统计工作开展难
营造统计氛围 提升数据质量
本文2010-03-10 15:26:1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694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