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快推进科技统计改革创新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349下载227次收藏

    当前,由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企业竞争日趋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科技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共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热点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统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要求科技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科技企业统计改革势必须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科技企业统计的范围,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一、现阶段科技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口径不完善。科技统计建立伊始就形成了部门分散管理的调查体系。主要问题是统计口径和分类不统一,综合起来难度大,调查数据利用率低,整体效益不高。

    2、统计范围不全面。统计范围为研究机构、高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块,统计范围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全貌。在报表设计、调查内容上还没有很好地与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结合。社会统计中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妇女儿童监测等,主要依靠部门来完成。而由于部门独立性强,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乏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情况的一个整体框架。统计指标中总量指标多,结构指标少;规模指标多,效益指标少;实物量指标多,价值量指标少;客观物化指标多,主观人文指标少;且大多局限于“事业”型统计,“产业”型统计尚未建立,个体、私营成分底子不清,影响了总量把握。
    
    3、调查方法陈旧。社会统计中,特别是部门统计仍然过多依靠行政记录,通过全面报表、层层汇总来完成统计任务,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应用不多。这样的工作方式,时间上滞后,数据时效性很差,往往是到第二年的3至5月甚至下半年才能拿出上年度的统计数据。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不能快速灵活反应。
   
    4、科技调查不连续。科技调查未建立周期性调查制度,调查不连续,调查范围小,数据的可用性不强。虽然尝试开展了高技术产业核算工作,但我国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难以一一对应。从产品角度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确切,但没有制定统一的高技术产品目录,这项工作也未开展起来。

    5、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不衔接。我国现行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多主题的综合性科技活动调查制度,这和国外r&d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快推进科技统计改革创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