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与对策
众所周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在以前、现在乃至将来都是社会各界议论统计工作的中心话题。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实用性及统计信息价值的大小。若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不仅会影响各级领导正确的决策,更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声誉,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全面、快捷地传递,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的决策有重大意义。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关于统计数据质量,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不同的学者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定义,但是从内涵上来讲,统计数据质量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适用性和简便性五个方面。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体现,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节奏、强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内容含量上的体现,就是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项目,不能残缺不全;适用性是指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价值实现上的体现,是使用者对统计数据“适销对路”的要求,也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简便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使用过程中的体现,是使用者对统计数据简明扼要、少而精的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紧密结合的。
二、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一套完整的统计法律体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在核算方法上开始跟国际接轨,统计部门也进一步完善了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的定期评估制度,并定期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不容否定,统计数据的质量基本上是有保证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的统计数据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
1、数据主观失真
从当前数据质量的总体状况看,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是基本可靠的,但是,少数地方的一些基层统计数据确实存在严重不实的现象,有些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如有的基层干部为突出政绩,谋求升迁,采取虚报数据或想当然估算数据上报。这些情况使得人们对数据的客观真实性产生质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统计工作缺乏准确的依据,反映在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填报人员更换频繁,原始记录不全,台帐不完整,历史资料混乱。
(2)统计部门对统计工作的执法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执法,被调查者的隐私缺乏严格的法律保障,这些导致被调查者提供虚假数据。
(3)统计部门地位不高,有的行政领导对数据进行干预,使得数据失去真实性。
(4)对统计过程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
2.数据适用性不强
产生统计数据适用性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统计方法、指标含义、口径上不统一,或者指标含义模棱两可,统计人员未能或没有对其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使用者无法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难以实现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可比性,或者有可能由于对指标的误解而滥用数据。
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与对策
本文2010-03-10 15:25:4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687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