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级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0-03-03浏览:2179下载190次收藏

**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也是我县推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科学谋划好这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确保财政收入和“七项”考评体系评比继续跻身全省前十位,巩固全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的目标,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县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着重解决关系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研究制定出“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使其成为指导我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原则。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投资与消费、出口的关系,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等,使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良性互动。

2、创新引领原则。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竞争新优势。

3、两化驱动原则。要抓住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时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4、绿色增长原则。要把增加发展的可持续性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增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5、共建共享原则。要将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贯穿于社会发展始终,建立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主要任务

参照市“十二五”规划体系框架,结合我县实际,初步确定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框架为1个总体规划、20个专项规划,11个乡镇(工业园)综合规划(见附件一)。

1、搞好调研和学习培训

首先,要重点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市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我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组织培训等形式开展。

2、开展规划前期重大发展问题研究

安排对关系我县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凝聚社会智慧,理清发展思路,加强科学规划,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指导,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关键环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由县发改局统筹安排,主要是通过向社会公开选聘和直接委托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各乡(镇)、工业园区规划纲要、各专项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和重大发展问题研究由各责任单位自行安排。(见附件一、二)。

3、突出抓好总体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是指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规划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各专项规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总体规划应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提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制定全县功能区域划分、人口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框架,提出全县重大建设项目,提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4、认真抓好专项规划编制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确定该领域重大建设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

“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重点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提供公共产品,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引导的领域,主要有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水利发展规划等。初步确定编制全县20个专项规划,其他需编制的规划视今后实际工作需要确定。

专项规划要体现本领域的特点,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目标科学,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可行。体现从项目管理到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的转变。

四、基本要求

1、明确发展总体目标。首先要做到“四个兼顾”:即兼顾全面和重点、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兼顾需要和可能、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在设置指标体系和确定目标时要与省“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其次要对“十一五”期末我县的发展实绩作出预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十二五”发展目标。

2、准确把握发展重点 。“十二五”规划编制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上级规划的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把推进工业化放在突出位置,以工业的发展推进和带动第一及第三产业的更快发展;以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来统筹城乡发展,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3、注重规划衔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它专业规划分属不同部门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强调综合协调,及时沟通,加强衔接,做到规划之间功能清晰,衔接协调。同时做好和国家、省、市及周边地区规划的衔接。

 4、加强重大工程的研究和论证。重大工程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大工程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并做好重大工程的论证。特别是需要报国家和省、市审批核准的重大工程,要加强与上级规划衔接,力争挤进国家和省、市总体规划盘子。

5、突出政府职能管理主要领域。政府既要依法行政,也要依规办事。“十二五”规划针对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提供公共产品,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竞争性领域主要依靠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规划内容中侧重于分析预测,原则上不设置目标任务指标。

6、突出开放式编制规划。必须发扬民主,实行开门编规划,提高社会参与度。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意见,同时聘请专家学者组成咨询小组对“十二五”规划编制进行咨询和指导。规划初稿形成后,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征询意见。

五、工作分工

编制“十二五”规划任务重,要求高,工作量大。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分工原则:综合领域的任务由综合部门承担,专业领域的任务由专业部门承担. 全县总体规划由县发改局负责编制规划文本,经县人大会议审定同意后颁布。全县各专项规划由县直相应部门负责编制,经县政府审定后颁布(见附件一)。

六、时间安排

(一)动员准备(2009年11月前)

1、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级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