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长在县委、县政府2010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做好2010年政法维稳、信访、统战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政法维稳、信访工作
(一)认清形势,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当前,我县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政法维稳信访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增多的基本态势没有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国际国内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增多,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司法能力与司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极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敌对势力对稳定仍然构成威胁。“法轮功”邪教组织、“疆独”、“藏独”、“民运”等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威胁依然存在。二是社会矛盾纠纷总量增大。涉军群体、“两案”人员、企业改革改制自谋职业人员、民代教师、农民工、失地群众等群体串联非正常上访依然存在,因煤炭开采、企业建设和环境污染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三是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刑事犯罪大幅度上升,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抢一盗案件仍然高发。少数群众不能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特别是集体越级上访往往发生在重要节日或者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难度越来越大。四是综治维稳工作基层基础仍很薄弱。五是政法队伍的素质、经费保障还不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2010年全县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着力提升政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维护社会稳定水平、提升司法执法公信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政法工作全面进步。
全县各级各部门和政法机关要按照“服务大局、服从大局、稳定大局”的总体要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工作重心,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坚持抓科学发展就是抓稳定之源,改善民生就是稳定之本,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影响安全稳定重大事项的统筹领导和督促协调,建立健全落实维护稳定责任的评价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力度,对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及群体性上访等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用最严的责任、最硬的措施落实最硬的任务,使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切实承担起造福一方百姓、维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全面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去
政法机关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政法工作领域和政法业务职能不断延伸拓展的新形势,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全面推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不断增强驾驭复杂局势和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
1、以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化解社会矛盾既是维护稳定的基础工作,又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因此,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放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上,最大限度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增投资、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要求,继续抓好各项服务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及时谋划新思路,推出新举措,为推进农业富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生态立县建设提供保障和服务。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聚积、风险叠加。一要抓源头。要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要切实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特别是作决策、上项目,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考核机制。二要清积案。要进一步完善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案件,抓紧办理未结案件,重点抓好进京赴省到市案件的处理,切实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执行积案,政法机关要因案施策,多措并举,特别要疏通“出口”,力争尽快消化。要牢牢把握依法处理的基本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纠纷不能突破法律政策底线,不能以牺牲司法权威为代价。对大量尚未形成上访的矛盾问题,也要尽快化解,避免积累激化。三要建机制。要层层落实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制度,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完善落实好党政公安双向信息反馈、信访救助、矛盾调处“以案定补、以奖代补”、重大群体性事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信访案件办结公示等制度。要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观念,从政策机制上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四要强基层。要切实提高基层为群众化解矛盾、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能力,重点推进“两所一庭”、综治中心、“三室一庭”规范建设,努力实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按章理事。要积极主动做好矛盾纠纷的疏导、调解、稳控工作,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化解矛盾,融法、理、情为一体,努力提高调成率,尽量减少“对薄公堂”,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激化和转化。五要重落实。要深入贯彻落实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坚持集中攻坚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着眼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要进一步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继续探索和规范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等新的办案方式,对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案件落实要依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既依法惩治犯罪,又减少社会对抗。要针对当前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损害赔偿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案件。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及时有效化解各类涉及民生的矛盾纠纷。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强化应急准备、依法迅速果断处置上,积极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着力于事前预防、现场处置、解决合理诉求和做好善后工作,从情报信息、指挥机制、力量建设、装备配备、现场处置、舆论引导等方面,完善符合实战要求的预案,加强演练,确保第一时间处置好第一现场。
全县政法机关、综治维稳部门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打一场排查化解矛盾的攻坚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困难,在做深做细做到位、抓早抓小抓苗头上狠下功夫,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
2、以防范控制违法犯罪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社会管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抓住根本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细化措施,专群结合,充分发挥综治工作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做好2010年政法维稳、信访、统战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政法维稳、信访工作
(一)认清形势,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当前,我县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政法维稳信访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增多的基本态势没有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国际国内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增多,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司法能力与司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极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敌对势力对稳定仍然构成威胁。“法轮功”邪教组织、“疆独”、“藏独”、“民运”等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威胁依然存在。二是社会矛盾纠纷总量增大。涉军群体、“两案”人员、企业改革改制自谋职业人员、民代教师、农民工、失地群众等群体串联非正常上访依然存在,因煤炭开采、企业建设和环境污染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三是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刑事犯罪大幅度上升,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抢一盗案件仍然高发。少数群众不能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特别是集体越级上访往往发生在重要节日或者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难度越来越大。四是综治维稳工作基层基础仍很薄弱。五是政法队伍的素质、经费保障还不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2010年全县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着力提升政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维护社会稳定水平、提升司法执法公信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政法工作全面进步。
全县各级各部门和政法机关要按照“服务大局、服从大局、稳定大局”的总体要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工作重心,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坚持抓科学发展就是抓稳定之源,改善民生就是稳定之本,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影响安全稳定重大事项的统筹领导和督促协调,建立健全落实维护稳定责任的评价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力度,对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及群体性上访等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用最严的责任、最硬的措施落实最硬的任务,使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切实承担起造福一方百姓、维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全面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去
政法机关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政法工作领域和政法业务职能不断延伸拓展的新形势,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全面推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不断增强驾驭复杂局势和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
1、以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化解社会矛盾既是维护稳定的基础工作,又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因此,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放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上,最大限度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增投资、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要求,继续抓好各项服务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及时谋划新思路,推出新举措,为推进农业富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生态立县建设提供保障和服务。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聚积、风险叠加。一要抓源头。要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要切实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特别是作决策、上项目,要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考核机制。二要清积案。要进一步完善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案件,抓紧办理未结案件,重点抓好进京赴省到市案件的处理,切实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执行积案,政法机关要因案施策,多措并举,特别要疏通“出口”,力争尽快消化。要牢牢把握依法处理的基本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纠纷不能突破法律政策底线,不能以牺牲司法权威为代价。对大量尚未形成上访的矛盾问题,也要尽快化解,避免积累激化。三要建机制。要层层落实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制度,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完善落实好党政公安双向信息反馈、信访救助、矛盾调处“以案定补、以奖代补”、重大群体性事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信访案件办结公示等制度。要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观念,从政策机制上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四要强基层。要切实提高基层为群众化解矛盾、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能力,重点推进“两所一庭”、综治中心、“三室一庭”规范建设,努力实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按章理事。要积极主动做好矛盾纠纷的疏导、调解、稳控工作,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化解矛盾,融法、理、情为一体,努力提高调成率,尽量减少“对薄公堂”,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激化和转化。五要重落实。要深入贯彻落实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坚持集中攻坚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着眼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要进一步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继续探索和规范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等新的办案方式,对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案件落实要依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既依法惩治犯罪,又减少社会对抗。要针对当前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损害赔偿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案件。要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及时有效化解各类涉及民生的矛盾纠纷。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强化应急准备、依法迅速果断处置上,积极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着力于事前预防、现场处置、解决合理诉求和做好善后工作,从情报信息、指挥机制、力量建设、装备配备、现场处置、舆论引导等方面,完善符合实战要求的预案,加强演练,确保第一时间处置好第一现场。
全县政法机关、综治维稳部门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打一场排查化解矛盾的攻坚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困难,在做深做细做到位、抓早抓小抓苗头上狠下功夫,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
2、以防范控制违法犯罪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社会管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抓住根本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细化措施,专群结合,充分发挥综治工作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统战部长在县委、县政府2010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03 11:24:2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664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