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2010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实质上从昨天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四大家”领导和乡镇、经济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近3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组织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各地比一比招商引资的成果,看一看项目建设的情况。大家都是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看过之后,应该有一个比较和认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项目工作确实有进步,无论是乡镇,还是开发区都有一些亮点。但还非常不够,特别是大项目不多、高层次项目不多;还非常不平衡,特别是乡镇和部门之间很不平衡。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我们抓项目建设的力度丝毫不能减小,必须进一步加大谋划力度、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只有项目建设搞上去了,我们再造一个**的目标才能实现。
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托,我先讲几点意见,最后以郑书记的要求为准。
一、理性看待经济发展中的得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2009年,对**来讲,是直面挑战、艰苦奋斗的一年,也是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抗击了近年来少见的旱灾,承受住了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2亿元,增长51.8%;一般预算收入1.39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2亿元,增长24%;外贸出口2000万美元,增长53.5%。基本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素”,千方百计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建设好于预期。
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追赶先进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之策和根本动力,大力倡导“一切为了项目,为了项目的一切”,切实调整了招商力量,实行了常务副职离岗招商;调整了招商模式,规划了5个产业园区,实行产业招商;调整了招商考评方式,快标继续推行擂台赛,按引资多少排座位;调整了安商办法,加准厂房建设,实行“筑巢引凤”。全年共引进项目125个,其中亿元左右的项目共有10多个,分别是洪森天利30万吨油料加工、熊兴化工、明弘超白压花玻璃、荆华铝业扩建、正邦养殖加工、天合源电子、古福泉白酒、冰晶石、塔吊建筑机械、华溢纺织二期、立夫食品和纺织工业园。其中,洪森天利、明弘超白压花玻璃、古福泉白酒、荆华铝业扩 建、固威制衣、美宝药业、正和纺织等近10个企业已先后建成投产,其余项目也分别签订合同或开工建设。同时,抢抓国家扩内需的政策机遇,争取中央、省投资项目194个,到位资金5.2亿元,增长50.3%。
(二)坚持把做强工业作为推动**崛起根本支撑,千方百计培育大企业、培强大产业,工业总体形势向好。
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县本来就不发达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带来了严峻冲击,特别是对化工、油脂加工和轻纺行业冲击最大。全县20种大类产品中,水泥、棉纱、合成氨、食用油等11种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下降,降幅最高的合成氨达29%。面对这种态势,我们全力为企业减负、输氧、排忧,推动其满负荷生产,工业经济逐步转暖回升,呈现“四增”局面。一是规模企业增。全县新增规模企业达到139家,较上年净增38家。二是亿元企业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家,较上年增5家。三是规模企业增加值增。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9亿元,增长48.3%。四是效益增。全县规模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68亿元,增长53.6%;利税总额1.73亿元,增长34.0%。
(三)坚持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动**崛起的产业基础,千方百计培植大龙头、建设大基地,大旱之年农业大丰收。
面对去年春季罕见的60多天连旱灾害,我们坚持一手抓抗灾保生产,一手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经济上档升级,产业特色进一步凸显。一是循环农业抓规划、创特色。制定了农业循环经济园整体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心三区十园”的循环农业布局,高阳垢冢等一批农业循环园试点取得较好效果。二是基地建设扩规模、争效益。全县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面积分别达到70万亩、65万亩和11万亩,建成各类畜禽养殖小区86个,其中万头养猪场达到10个,千头肉牛养殖小区达到8个,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6.5万亩,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及全省最大的生态彩棉基地。三是龙头培植引大企、树品牌。成功建成了全省最大油脂加工企业—洪森天利,引进了江西最大的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正邦集团,以及立夫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4.8亿元。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24个,无公害农产品达到31个。
(四)坚持把开发区建设作为推动**崛起的“火车头”,千方百计上企业、扩规模,开发区快速扩张。
始终坚持领导力量向开发区倾斜,优惠政策向开发区倾斜,财力物力向开发区倾斜,重点项目向开发区倾斜,大干开发区,干大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三个翻倍。一是投资翻倍。全年开发区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二是土方工程翻倍。在年初财政预算20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了3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并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年新征土地1400亩,开发区用地在上年基础上增加了1平方公里,挖填土方量151万立方米,增长104%。三是落户企业翻倍。随着洪森天利、正邦养殖加工、古福泉白酒等一批新项目先后落户开发区,开发区新增投产企业16家,达到35家,增长85%。
(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崛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办实事、做好事,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一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启动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人民医院住院部搬迁、城区重点路段绿化等重点工程,新建通村公路253公里,建设高产农田3万亩和高档优质稻示范基地3万亩,清淤、整修渠道178公里,解决了3.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池7416口,建成廉租房60套。实施了曾集雷都、高阳垢冢、吴集农民新村和丹江口库区移民新村建设。二是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坚持应保尽保,企业养老保险扩面新增1219人;城镇困难职工12287人、农村困难群众14400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516人。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8元,增长15.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799元,增长11.7%。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速度不快。虽然我县去年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但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还处于中等水平,发展速度不快。
二是经济结构不优、效益不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优,工业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企业层次不高,虽然我县亿元企业数量达到14家,但整体实力不强,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附加值不高,特别是缺少带动作用大、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全县139家规模企业中,小粮油加工企业有60家,小化肥生产企业10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比例超过50%,这些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
三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业虽喜获丰收,但效益不明显。2009年油菜籽每斤收购均价为1.85元,而上年为2.2元,价格较上年低0.35元,农民仅油菜籽一项人均减收200元;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平均每斤较上年下降0.5-1元。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占主导作用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减缓,同比仅增长2.5%。
四是财政平衡较为困难。由于工业和三产业发展不快,税源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税收政策调整、个别主体税源搬迁和金融危机冲击,财政增收乏力,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辞退民师养老保险等各项刚性支出又不断增加,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借势而为跨越发展
正确研判形势,是我们科学决策,抢抓发展机遇,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从国家宏观政策看,中央经济工作会释放出六大积极信号。
一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没有变。为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局面,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中央的扶持政策会更多,力度会更大,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没有变。今年,国家在产业重组、产业优化等方面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将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将首先遭遇环境容量限制的问题,势必谋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有产业转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这些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三是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没有变。今年,汽车、家电等刺激消费政策将继续延续,1.6升排量及其以下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可能扩大至1.8升,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范围在目前9类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这给以内生型经济为主的**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以城带乡的小城镇战略更加积极。将有利于我们加快城镇建设,集聚城市人气,搞活第三产业。五是房地产政策更为务实、利民。国家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这既有利于我们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民生,又能有效刺激消费,带动建材、建筑、家电等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六是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更为宽广。国家明确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一律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我县66亿元的银行存款余额的投资潜力大有可挖。这些政策机遇含金量都很高,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抓住,善不善于利用。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认真研究,用好、用足、用活机遇,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从困难和问题看,我们面临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
一是激烈竞争的考验。包括市场的竞争、项目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资金的竞争等等。一方面,由于外需不振,行业和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技术战、质量战、价格战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区域之间抢市场、抢项目、抢资金、抢人才,**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在全市乃至全省来说,均比较落后,市场竞争的压力巨大。二是宏观调控的考验。特别是国家对钢铁、水泥、玻璃、煤化工等部分行业出台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将对我县部分行业带来严重影响,明弘建材、天宇玻璃、秦江化工等企业如不加快技改或新上项目,随时可能被强制关闭。三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考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集中多发,城市拆迁、土地征用、乡镇债务等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统筹兼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从自身发展看,我们正处在六个关键时期。
一是县域发展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通过积极争取,投资30多亿元的引江济汉中线工程、投资6亿元的荆新一级公路改造,以及荆沙铁路复线建设等大项目将陆续开工,将对我县的汉江开发、港口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并有效扭转交通不利局面;投资45亿元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今年有望开工建设,将有力改写我县无大工业的历史。
二是经济发展处于爬坡提速期。2009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保两高一进位”的总体要求,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全力以赴加快赶超,县域经济逐步在爬坡中提速。与2006年相比,我们的gdp增长了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5倍,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6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4%,三次产业结构从2006年的38.8:29.8:31.4调整为36.1:32.5:31.4。以上数据表明,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我们的发展质效在提升,经济结构在调优,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站在新一轮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的起点,我们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创造,爬坡上坎,蓄势突破。
三是开发区处于强力扩张期。经过一年来的发展,开发区无论是规划面积,还是企业规模,均不断扩大。目前,已设立了农产品加工园、林纸工业园、中心港区物流园、医药化工工业园、塑料五金工业园、纺织孵化园、高科技创业园等几大园区,投产企业达到35家,去年开发区建成面积新增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正成为我县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壮大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今明两年是一个集中建设期,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建设,合力招商,推动项目满园,确保开发区建成面积新增1平方公里,力争2平方公里。
四是城市建设处于改造提升期。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逐渐进入增长加速期时,城市建设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县委、县政府已经召开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发出了改造城市、提升城市的信号。两年内,秦江化工公司搬迁、长林监狱搬迁、平湖景观改造等重点工程都将相继启动,长林东路、荷花北路、荷花南路等主要道路建设将全面展开,并准备进一步向上争取,早日解冻不允许老城区改造的禁令,实施老城区改造和江滩开发。力争通过5-10年时间的努力,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
五是项目建设处于势能释放期。通过这几年的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招商、招大商,我们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塑料五金工业园、纺织孵化园、正邦养殖加工、立夫食品等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先后落户,洪森天利30万吨油料加工、明弘超白压花玻璃、荆华铝业扩规、熊兴化工、天合源电子、古福泉白酒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
六是干群精神状态处于聚力奋进期。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项目建设年、能力建设年等活动的开展,全县广大干部团结一心,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全县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全县上下齐心、和衷共济谋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总之,当前我们正需要用力“爬坡”,正需要加劲“上坎”。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有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爬坡上台阶、蓄劲求突破、开创新局面!
三、牢牢抓住发展重点,大手笔开创发展新局面
2010年,全县经济工作总体目标是“两高一进位”,即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高于我县去年增长水平,争取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进位。具体奋斗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力争达到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力争达到35%;实现外贸出口增长30%,力争达到40%;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实质上从昨天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四大家”领导和乡镇、经济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近3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组织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各地比一比招商引资的成果,看一看项目建设的情况。大家都是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看过之后,应该有一个比较和认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项目工作确实有进步,无论是乡镇,还是开发区都有一些亮点。但还非常不够,特别是大项目不多、高层次项目不多;还非常不平衡,特别是乡镇和部门之间很不平衡。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我们抓项目建设的力度丝毫不能减小,必须进一步加大谋划力度、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只有项目建设搞上去了,我们再造一个**的目标才能实现。
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托,我先讲几点意见,最后以郑书记的要求为准。
一、理性看待经济发展中的得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2009年,对**来讲,是直面挑战、艰苦奋斗的一年,也是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抗击了近年来少见的旱灾,承受住了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2亿元,增长51.8%;一般预算收入1.39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2亿元,增长24%;外贸出口2000万美元,增长53.5%。基本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素”,千方百计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建设好于预期。
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追赶先进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之策和根本动力,大力倡导“一切为了项目,为了项目的一切”,切实调整了招商力量,实行了常务副职离岗招商;调整了招商模式,规划了5个产业园区,实行产业招商;调整了招商考评方式,快标继续推行擂台赛,按引资多少排座位;调整了安商办法,加准厂房建设,实行“筑巢引凤”。全年共引进项目125个,其中亿元左右的项目共有10多个,分别是洪森天利30万吨油料加工、熊兴化工、明弘超白压花玻璃、荆华铝业扩建、正邦养殖加工、天合源电子、古福泉白酒、冰晶石、塔吊建筑机械、华溢纺织二期、立夫食品和纺织工业园。其中,洪森天利、明弘超白压花玻璃、古福泉白酒、荆华铝业扩 建、固威制衣、美宝药业、正和纺织等近10个企业已先后建成投产,其余项目也分别签订合同或开工建设。同时,抢抓国家扩内需的政策机遇,争取中央、省投资项目194个,到位资金5.2亿元,增长50.3%。
(二)坚持把做强工业作为推动**崛起根本支撑,千方百计培育大企业、培强大产业,工业总体形势向好。
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县本来就不发达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带来了严峻冲击,特别是对化工、油脂加工和轻纺行业冲击最大。全县20种大类产品中,水泥、棉纱、合成氨、食用油等11种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下降,降幅最高的合成氨达29%。面对这种态势,我们全力为企业减负、输氧、排忧,推动其满负荷生产,工业经济逐步转暖回升,呈现“四增”局面。一是规模企业增。全县新增规模企业达到139家,较上年净增38家。二是亿元企业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家,较上年增5家。三是规模企业增加值增。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89亿元,增长48.3%。四是效益增。全县规模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68亿元,增长53.6%;利税总额1.73亿元,增长34.0%。
(三)坚持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动**崛起的产业基础,千方百计培植大龙头、建设大基地,大旱之年农业大丰收。
面对去年春季罕见的60多天连旱灾害,我们坚持一手抓抗灾保生产,一手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经济上档升级,产业特色进一步凸显。一是循环农业抓规划、创特色。制定了农业循环经济园整体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心三区十园”的循环农业布局,高阳垢冢等一批农业循环园试点取得较好效果。二是基地建设扩规模、争效益。全县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面积分别达到70万亩、65万亩和11万亩,建成各类畜禽养殖小区86个,其中万头养猪场达到10个,千头肉牛养殖小区达到8个,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6.5万亩,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及全省最大的生态彩棉基地。三是龙头培植引大企、树品牌。成功建成了全省最大油脂加工企业—洪森天利,引进了江西最大的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正邦集团,以及立夫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4.8亿元。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24个,无公害农产品达到31个。
(四)坚持把开发区建设作为推动**崛起的“火车头”,千方百计上企业、扩规模,开发区快速扩张。
始终坚持领导力量向开发区倾斜,优惠政策向开发区倾斜,财力物力向开发区倾斜,重点项目向开发区倾斜,大干开发区,干大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三个翻倍。一是投资翻倍。全年开发区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二是土方工程翻倍。在年初财政预算20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了3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并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年新征土地1400亩,开发区用地在上年基础上增加了1平方公里,挖填土方量151万立方米,增长104%。三是落户企业翻倍。随着洪森天利、正邦养殖加工、古福泉白酒等一批新项目先后落户开发区,开发区新增投产企业16家,达到35家,增长85%。
(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崛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办实事、做好事,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一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启动了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人民医院住院部搬迁、城区重点路段绿化等重点工程,新建通村公路253公里,建设高产农田3万亩和高档优质稻示范基地3万亩,清淤、整修渠道178公里,解决了3.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池7416口,建成廉租房60套。实施了曾集雷都、高阳垢冢、吴集农民新村和丹江口库区移民新村建设。二是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坚持应保尽保,企业养老保险扩面新增1219人;城镇困难职工12287人、农村困难群众14400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516人。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8元,增长15.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799元,增长11.7%。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速度不快。虽然我县去年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但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还处于中等水平,发展速度不快。
二是经济结构不优、效益不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优,工业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企业层次不高,虽然我县亿元企业数量达到14家,但整体实力不强,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附加值不高,特别是缺少带动作用大、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全县139家规模企业中,小粮油加工企业有60家,小化肥生产企业10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比例超过50%,这些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
三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业虽喜获丰收,但效益不明显。2009年油菜籽每斤收购均价为1.85元,而上年为2.2元,价格较上年低0.35元,农民仅油菜籽一项人均减收200元;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平均每斤较上年下降0.5-1元。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占主导作用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减缓,同比仅增长2.5%。
四是财政平衡较为困难。由于工业和三产业发展不快,税源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税收政策调整、个别主体税源搬迁和金融危机冲击,财政增收乏力,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辞退民师养老保险等各项刚性支出又不断增加,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借势而为跨越发展
正确研判形势,是我们科学决策,抢抓发展机遇,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从国家宏观政策看,中央经济工作会释放出六大积极信号。
一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没有变。为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局面,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中央的扶持政策会更多,力度会更大,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没有变。今年,国家在产业重组、产业优化等方面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将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将首先遭遇环境容量限制的问题,势必谋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有产业转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这些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三是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没有变。今年,汽车、家电等刺激消费政策将继续延续,1.6升排量及其以下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可能扩大至1.8升,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范围在目前9类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这给以内生型经济为主的**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以城带乡的小城镇战略更加积极。将有利于我们加快城镇建设,集聚城市人气,搞活第三产业。五是房地产政策更为务实、利民。国家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这既有利于我们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民生,又能有效刺激消费,带动建材、建筑、家电等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六是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更为宽广。国家明确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一律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我县66亿元的银行存款余额的投资潜力大有可挖。这些政策机遇含金量都很高,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抓住,善不善于利用。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认真研究,用好、用足、用活机遇,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从困难和问题看,我们面临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
一是激烈竞争的考验。包括市场的竞争、项目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资金的竞争等等。一方面,由于外需不振,行业和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技术战、质量战、价格战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区域之间抢市场、抢项目、抢资金、抢人才,**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在全市乃至全省来说,均比较落后,市场竞争的压力巨大。二是宏观调控的考验。特别是国家对钢铁、水泥、玻璃、煤化工等部分行业出台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将对我县部分行业带来严重影响,明弘建材、天宇玻璃、秦江化工等企业如不加快技改或新上项目,随时可能被强制关闭。三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考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集中多发,城市拆迁、土地征用、乡镇债务等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统筹兼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从自身发展看,我们正处在六个关键时期。
一是县域发展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通过积极争取,投资30多亿元的引江济汉中线工程、投资6亿元的荆新一级公路改造,以及荆沙铁路复线建设等大项目将陆续开工,将对我县的汉江开发、港口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并有效扭转交通不利局面;投资45亿元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今年有望开工建设,将有力改写我县无大工业的历史。
二是经济发展处于爬坡提速期。2009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保两高一进位”的总体要求,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全力以赴加快赶超,县域经济逐步在爬坡中提速。与2006年相比,我们的gdp增长了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5倍,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6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4%,三次产业结构从2006年的38.8:29.8:31.4调整为36.1:32.5:31.4。以上数据表明,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我们的发展质效在提升,经济结构在调优,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站在新一轮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的起点,我们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创造,爬坡上坎,蓄势突破。
三是开发区处于强力扩张期。经过一年来的发展,开发区无论是规划面积,还是企业规模,均不断扩大。目前,已设立了农产品加工园、林纸工业园、中心港区物流园、医药化工工业园、塑料五金工业园、纺织孵化园、高科技创业园等几大园区,投产企业达到35家,去年开发区建成面积新增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正成为我县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壮大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今明两年是一个集中建设期,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建设,合力招商,推动项目满园,确保开发区建成面积新增1平方公里,力争2平方公里。
四是城市建设处于改造提升期。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逐渐进入增长加速期时,城市建设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县委、县政府已经召开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发出了改造城市、提升城市的信号。两年内,秦江化工公司搬迁、长林监狱搬迁、平湖景观改造等重点工程都将相继启动,长林东路、荷花北路、荷花南路等主要道路建设将全面展开,并准备进一步向上争取,早日解冻不允许老城区改造的禁令,实施老城区改造和江滩开发。力争通过5-10年时间的努力,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
五是项目建设处于势能释放期。通过这几年的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招商、招大商,我们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塑料五金工业园、纺织孵化园、正邦养殖加工、立夫食品等一批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先后落户,洪森天利30万吨油料加工、明弘超白压花玻璃、荆华铝业扩规、熊兴化工、天合源电子、古福泉白酒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
六是干群精神状态处于聚力奋进期。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项目建设年、能力建设年等活动的开展,全县广大干部团结一心,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全县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全县上下齐心、和衷共济谋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总之,当前我们正需要用力“爬坡”,正需要加劲“上坎”。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有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爬坡上台阶、蓄劲求突破、开创新局面!
三、牢牢抓住发展重点,大手笔开创发展新局面
2010年,全县经济工作总体目标是“两高一进位”,即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高于我县去年增长水平,争取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进位。具体奋斗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力争达到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力争达到35%;实现外贸出口增长30%,力争达到40%;
县长在2010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2-20 20:27:18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594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