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长2010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财政局长2010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市财政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六届七次会议精神,在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市委六届七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全市财政工作,把握当前经济财政形势,部署2010年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安泽作了明确的指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萍高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这是对全市广大财政干部职工的极大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受欧阳局长委托,就全市去年的财政工作总体情况和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9年全市财政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危中求机,危中求进”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宏观调控抓手,支持项目建设、着力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增收节支,迎难而上,奋发拼搏,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 财政收入逆势增长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组织财政收入遇到困难和挑战最大的一年,面对困难,全市财政系统以积极培植税源为根本,狠抓收入征管为手段,全年财政工作实现逆势上扬。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2.7%,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03亿元,同比增长26.6%。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46.32亿元,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为82%,实现8月份全省财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比重82%、不收过头税”的目标。综合09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加之我市工业化程度较高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大的实情,取得2.7%的增长是个来之不易的成绩。
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0298万元,同比增收69348万元,增长26.6%,高出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23.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二是总收入呈止跌企稳回升走势。受益于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一季度为1.3%,二季度负3.0%,三季度负5.8%,四季度2.7%。自5月累计财政总收入负增长4.9%,连续6个月累计财政总收入均为负增长,其中1-7月为最低,下降6.5%。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全市经济逐步回暖,降幅呈缩小趋势,11、12月累计财政收入增幅转正,全年财政收入实现了逆势平稳增长。三是主体税总体减收,但降幅逐月收窄的趋势。1-12月,增值税完成204484万元,下降19.9%,较11月环比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增值税完成37116万元,同比增长40.2%。
(二)县乡财政总体稳定发展
2009年全市县级财政总收入达到33亿元,超过市本级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8.3%,比2000年的2.23亿元增长13.8倍,比2008年增加2.81亿元,同比增长7.0%,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的2.6倍。其中:分宜县完成125450万元,增长14.01%;渝水区完成116016万元,增长14.0%;仙女湖区完成17016万元,增长16.5%;仰天岗区完成12216万元,增长71.7%;经济开发区完成62105万元,下降16.9%。
2009年全市乡级财政总收入达到20.6亿元,是2000年1.24亿元的15.6倍,比2008年增加2.5亿元,增长13.8%,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6.4%,其中过亿元乡镇共9个(钤山镇、分宜镇、湖泽镇、袁河办、仙来管委会、分宜工业园区、城北办、双林镇、良山镇,新增:分宜工业园区、城北办、双林镇)。
县区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主要是县(区)本身加快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努力培植财源的结果。市财政在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财政体制等方面,加大了对基层的财力倾斜和扶持,县乡财政受惠程度大大增加,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财政支出保障有力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中资金非常紧张的一年,财政部门筹集资金的压力非常巨大,但是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化压力为动力,千方百计挖掘潜能,努力筹集资金,促进财政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为全市应对金融危机、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民生改善、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支出规模首次超过收入总额。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8.7亿元,首次超过财政收入总额,比上年增加14.1亿元,增长31.5%,增幅位列全省第4位,其中市本级支出19.5亿元,同比增加3.97亿元,增长25.6%,县(区)支出39.2亿元,同比增长10亿元,增长34.4%。二是财政支出增幅高。财政支出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28.8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支出结构好。我市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财力继续向民生倾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全市各类民生支出25.4亿元,新增投入5.3亿元,增长26.5%。其中: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增幅超60%,分别增长60.7%和89.2%,分别高于全省16.4、55.9个百分点。
(四)保增长措施扎实有效
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各项政策举措中取得三个集中成效:一是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坚持从大局出发,宁可财政暂时受些影响,也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年依法依规为办理各类退税18371万元,减免规费1400万元;二是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积极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施,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新钢三期技改、赛维、力德风能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各项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基建专户的方式投入资金4.95亿元;向江西省信用担保公司**分公司等几家担保公司注资2.1亿元;通过贷款贴息等财政扶持手段,支持重点企业上马,使重点支柱财源不断壮大;三是项目投资进一步拉动。2009年为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围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来抓,通过项目快速推进,实现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7.48亿元,增长43.1%。按照扩大内需政策要求,我局积极支持、配合、协调投资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快项目审核、申报和资金分配工作,争取上级资金14.44亿元;四是社会消费进一步带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扎实开展,全市共兑付“家电下乡”补贴1060万元,活跃农村市场,扩大和促进了农村消费。同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工作平稳实施,成品油价格补贴及时发放到位。
(五) 支农政策落实有力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是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大。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我市“三农”投入总量、增量、增幅明显高于上年。2009年我市财政支农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8837万元,较去年的16801万元增加2036万元,增长12.12%。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农支出年初预算10035.1万元,较去年的8472.84万元,增加1562.26万元,增长18.43%。2009年全市财政支农支出完成 5442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4224万元增加 10196万元,增长 18.73 %;二是惠农补贴进一步增加。及时拨付各直补农户惠农资金5431.228万元。其中:水稻、玉米、棉花、奶牛良种补贴2812.388万元,退耕还林粮食1072.85万元、现金补助101.84万元、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450.93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993.22万元。所有直补农户的资金均通过“一卡通”发放,确保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三是现代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引导金融、社会资本,以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为龙头,2009年实际拨付扶持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资金569万元,在新农村建设费中安排500万元扶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市财政共安排100万元水利专项资金,省财政安排我市300万元实施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同时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通过直接统筹和间接统筹两条渠道,2009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点300个,每个点财政补助16万元,补助资金达到4800万元,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
(六)财政改革继续推进
一是积极推行公务卡试点改革。公务卡改革上线成功是我市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又一新的举措。它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2009年,公务卡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市本级共发行公务卡1070张,其中,注销10张,发生业务1557笔,办理公务支出503万元。下一步,我市将在市本级试点基础上扩点试面,并积极督导县区启动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二是落实完善“一卡通”改革。为切实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制度改革,目前进展顺利。三是全面启动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分宜县、渝水区于2009年1月1日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前,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全市国库集中支付金额22.1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20.3亿元,预算外资金1.8亿元。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完善监督机制。采购范围和规模,从物品采购逐步扩展到服务采购,政府采购预算金额8151.08万元,政府采购规模达到7087.69万元,节约资金1063.39万元,节约率为13.05%。五是完善津补贴制度。将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列入重点保障范围,保证离退休老干部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2009年市本级财政安排补助县(区)农村中小学津补贴650万元,并按40%的配套比例予以拨付到位,市本级义务教育教师(含托管的中央、省属企业离退休教师)绩效工资已全部拨付到位。
(七)行政成本控制得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严格控制行政性支出,我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措施。2009年全市党政机关车辆运行费用压缩了791.06.万元,在近3年的平均数5161万元基础上降低了15%;会议费支出2509.93万元,相较于08年2540.95万元,实现了零增长;因公出国(境)支出280.49万元,在近三年的平均数529.26万元压缩了248.77万元,压缩了47%。
(八)“小金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200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在市纪委的精心指导下,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部署“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效。全市各级各部门自查自纠“小金库”27个,金额2319万余元;重点检查和举报件核查发现“小金库”8个,涉及金额252万余元;对21件举报件中逐一进行了认真核查,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
回顾过去,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赏。同时,对于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工作,我们也深有体会,概括为五个“坚决”:
第一、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主动服务大局。财政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主动服从和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供财力保障,是财政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市各级财政部门从全局的高度定位财政工作,跳出财政做财政,加强对基础性、机制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自觉将财政工作作为
财政局长2010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10-02-20 20:24:52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593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