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利局长在2010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0-02-11浏览:2655下载167次收藏
把握大势 克难奋进 强力推进全市水利事业新发展
——在2010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9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提高、标准提升、发展提速”的要求,鼓足气势,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全市水利事业新发展。
 
一、正确估价,客观定位,全面总结2009年全市水利工作
    2009年是**水利发展与改革继续推进的一年。各级水利部门坚决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奋发努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利建设力度加大。2009年全市除险加固病险水库97座,其中中型6座、小型91座。整修堤防37.2公里。修复水毁水利设施1370处。新解决了13.5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灌区节水灌溉和续建配套工程防渗加固干支渠道312公里。“小农水”项目共整修山塘1000多口、新建小机埠100余座、整修田间渠道61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平方公里。白石港水利血防三期治理工程硬化堤防3公里,清淤河道15公里。建宁港治理工程整治河道堤防3.12公里。全市城乡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防汛抗旱形势平稳。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汛前召开了动员会议,落实了各类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抗旱预案,开展了5次全市性安全隐患大排查,清理“四无”水电站134处,整顿并销号132处。对全市40个山洪灾害易发乡镇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又为全市25个山洪灾害易发村配备了高音喇叭、铜锣、口哨等山洪灾害报警设施。每天定时向全市2000多名防汛责任人发布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全市新增了60多万元的抢险物资器材,落实了近3000千人的抢险队伍,部分县区对专业抢险队伍进行了培训和演练。加强了对各类工程的调度,保证了抗旱用水安全。开展了县级防办规范化和防汛会商系统建设。严格执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省、市多次随机查岗,均未发现擅自离岗现象。由于“人努力、天帮忙”,除醴陵市城区出现了一次局部内涝外,总体上风调雨顺、平安度汛,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利环境。
    (三)依法治水卓有成效。依法治水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制订了《湘江**段河道采砂规划》,划定了湘江河道的可采区、禁采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市水利局成立了“河道堤防管理执法大队”,聘请了河道义务监督员。全市共立案查处涉水违法案件195起,其中强制执行32起,移交其他部门处理23起。共征收各类水利规费932万元(其中市本级444万元)。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试点单位后,编制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启动了试点工程项目建设,组织人员赴外地对水务一体化改革进行了调研,开展了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
    (四)规划立项有所增强。通过抓住国家拉动内需、扩大投资的机遇,积极搞好“项目库”建设和项目申报工作。共完成了病险水库治理、“四水”治理、流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一江两岸四港”治理、大中型病险水闸和泵站改造、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等10多个规划的编制和申报工作。通过逐级上报,共争取到位省级以上水利建设资金9297万元(含洮水水库2500万元)。
    (五)移民工作稳步推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移民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年共投入821万元完成了移民区221个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支持移民创办各类产业基地22处,扶持了酒埠江慈峰有机茶厂等一批能带动移民增收的龙头加工企业,开发利用水面9万亩,发展经济作物45万亩。加强了移民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培训移民1000多人次。编制了《**市化解移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应急预案》,接待移民来信来访306人次。加强了全市各类移民资金的检查监管,对全市移民600元以内后扶人口实行动态管理,核销后扶人口1000多人。全年共发放后扶移民补助资金3953万元。
    (六)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到2009年上半年全市水管体制改革努力取得第一步实质性成效。全市列入改革范围的28个单位都已明确单位性质、编制和经费,人员经费实现了100%落实,工程维护养护费落实率达95%,所有基层水管单位职工进入社保,落聘人员实现了妥善分流。与此同时,认真搞好了政府支付农业灌溉水费的落实工作,出台了《**市政府支付农业灌溉水费水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了政策执行到位、配套措施到位。改革既稳定了水利队伍,更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去年4月,省里对我市水管体制改革进行了考核验收,我市被评为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四个“优秀单位”之一。
    (七)行业管理更为规范。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和加大了行业管理力度。一是强化了目标管理。市与县签订了防汛抗旱、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作责任状,完成情况与“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评比挂钩。二是强化了分工管理。市水利局每位局领导分别对口联系1-2个县区水利工作,加强了常规督促和重大事件的督办。三是强化了分级管理。严格实行水利工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市与县做到集权与赋权结合,职权与义务对等。四是强化了协调管理。加强了纵向沟通和横向协调,强化了基层帮扶,主动帮助基层解决技术上、资金上的困难。形成了工作互助、情感互动、和谐发展的行业氛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水利局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理清思路,科学谋划,不断推进全市水利事业新发展
    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对水利工作更是寄予厚望。站在新起点上,全市水利系统必须理清思路,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全市水利工作在“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快车道上加速前行。
    (一)审时度势,重视水利发展新情况。对当前全市水利工作中存在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分析,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切实增强发展使命感和紧迫感。
    小型工程老化日益明显。这些年,对大中型工程进行了大规模投入,高标准治理,成效十分显著。但伴随着“两工”的取消,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功能衰减的问题日益暴露,有许多小山塘成了“碟子塘”、小渠道成了“肠梗塞”,与大中型工程大规模建设、大资金投入、快步伐提升比较,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建设速度都有很大差距。
    防旱抗旱形势日益复杂。旱情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这是近几年呈现出来的新情况。07、08、09我市连续三年出现夏秋连旱甚至夏秋冬三季连旱,湘江水位持续走低,今年出现了29.21米的历史最低水位,城市供水岌岌可危,农村江河塘坝几近干涸。大旱面前,我市水源基础设施、水资源配置、抗旱指挥调度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不断暴露,城市第二水源建设迫在眉睫,农村还有30多万人长年饮用不安全水。
    重建轻管矛盾日渐凸现。水利工程的管理步伐严重落后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管理理念还比较传统,单一注重社会效益,忽视经营效益,单一注重防洪保安功能,忽视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功能的发挥;管理力度还比较薄弱,基础数据不明晰、基础资料不翔实、基础工作不扎实;管理方式还比较粗放,缺乏长效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依法治水任务日益繁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保护水资源与污染水资源、维护水环境与破坏水环境的斗争日趋激烈,从目前的情况看,河道“三乱”仍在加大、水土流失仍在加速、水资源污染仍在加重、与水争利仍在加剧。在这场“不进则退”的斗争面前,我们的工作正在接受检阅;我们的形象正在经受考验;我们的地位正在受到冲击;我们的权威正在受到挑战。
    行业建设步伐日显滞后。一是干部作风与“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要求不相适应,工作满足于应付、满足于一般化,缺乏激情创业的朝气,敢想敢干的勇气,争创一流的锐气;二是基层水管单位的面貌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办公条件和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三是队伍建设与新时期新任务不相适应,技术骨干不多、管理能人不多、法律业务过硬的不多、文字功底较强的不多。
    地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当前在全国和全省水利行业内,争资金、争项目正呈现争先恐后、你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水利局长在2010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