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财政思与行
对和谐财政的基本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公共财政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和谐财政,首先是以人为本的为民财政。众所周知,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既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又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鉴于财政与国家的本质联系,财政分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要求,所以,和谐财政首先是以人为本的为民财政。
其次,和谐财政是以统筹兼顾为方针的公平财政。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四大文明建设和五个统筹发展。因此,必须长期贯彻统筹兼顾的战略方针。因为统筹兼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提出,并经一、二、三、四代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违之有害的正确方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财政处于主导分配格局、调节利益关系的特殊位置,面对其促进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与相当严重的分配不公,财政肩负重大使命和责任,特别对发展的协调性、社会的公平性、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因此,和谐财政必须是以统筹兼顾为方针的公平财政,也就是说,作为公共财政今后要更加注重公平。
再次,和谐财政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发展财政。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对于“和谐”二字,古人造字极富智慧。“和”字,左边为“禾”,右边为口,表示一个人要以食为天,要有物质食粮,得以生存;“谐”字左边为言,右边为“皆”,表示一个社会要让大家都能说话,要有精神食粮,得以自由。但是,无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都必须通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可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执政者、理财者必须首先抓住的。发展靠什么?一是靠自我完善的制度创新,一是靠自主创新的科技革命。前者叫改革,后者叫创新。这两者构成发展的动力。和谐财政,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体制,通过创新建立起财政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发展建立起人民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公平机制。
最后,和谐财政还是以文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节约财政。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在我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中,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走文明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既是世界性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模式支配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灾难性结果的深刻教训,又是针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的硬约束而不得不作出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求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绝不是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浪费,绝不是生态社会环境的大污染和大破坏,绝不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而是节约的、和谐的和可持续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和谐财政也就无从谈起。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和谐财政要通过对劳动时间的节约,而实现节财有方、用财有效和生财有道,从而为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及其制度安排。
对构建和谐财政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财政具有相当的紧迫性。这种紧迫性一是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性特征决定的(即“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二是由我国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其各自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三是由我国当前分配关系不顺、分配秩序混乱、分配格局失衡、分配不公加剧所决定的;四是由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目标所决定的。在这四条理由中,第一
和谐财政思与行
本文2010-02-18 17:05:3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580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