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2-18浏览:2586下载199次收藏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国家财政按照确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种植面积,把计算的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制度的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的种粮成本实行了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直补政策推行以来,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明显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推行直补政策产生的作用和意义

    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这是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对粮食生产者的补贴是通过流通环节实现的,即通过补贴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以达到保护生产者的目的。直补政策的出台,将国家对粮食的补贴直接发放给粮食生产者,使农民得到实惠,更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几年来我县粮食生产连创新高,2009年播种面达到68.99万亩,被确定为全省产粮大县。同时,实行粮食直补更为深远的意义是推动了粮食产业化,激活了粮食购销市场。由于国家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取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补贴,有效地激活了粮食购销市场,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格局。农民的市场意识也明显增强,能够主动寻找市场信息,种植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粮食,很多地区都形成了“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区域,粮食产业化得到较大发展。国家直补政策目的也就是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农持续增收和促进粮食结构优化。因而,推行直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巨大作用。

    二、不容忽视直补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粮食直补政策是好的,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成效,但用“鼓励农民种粮,增加粮食产量和粮农收入”的政策目标来衡量,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补贴对象面广。“粮食直补”变“农田直补”。我省2004年是以计税耕地面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