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对抗部队政治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政治机关干部作为旅团“一线指挥部”的指挥员,担负着对部队政治工作进行组织实施和科学指导的任务,其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部队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而电子对抗部队作为一支新兴的信息化作战力量,技术含量高,传统底蕴薄,使命任务重,其面临的特殊形势和担负的多样化任务对政治工作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对政治机关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现状扫描
总的感到,电子对抗部队政治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他们政治信念坚定,思想道德纯洁,有为电子对抗事业牺牲奉献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珍惜荣誉干劲足,完成任务标准高,对电子对抗部队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们作风纪律过硬,团结乐观向上,满怀作为电子对抗兵的自豪感,各级党委和上级政治机关是满意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部分干部的素质状况与形势任务的发展、电子对抗部队自身特点对政治工作提出的较高要求显得不相适应,亟待研究解决。
(一)部分政治机关干部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与电子对抗部队分散执行任务、对独立工作能力要求高不相适应
电子对抗部队执行任务时一般不会成建制配置,多以班站为作战单元,相对独立分散,这种独特的作战模式对机关部门、基层营连和班站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与团政治处××名干部进行交流时了解到,××%的同志认为自己虽能胜任本职工作,但在随作战分群单独执行任务时,难以担当统领政治工作的重任。政治机关内部干部业务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演习一个分群只配备一个政治机关干部,但挑来挑去,合适的只有那么几个人。有的老干事虽然在机关工作了三、四年,也只是熟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其它方面工作无法胜任,有时上级了解某一情况、基层请示某一方面工作,分管的同志不在,就插不上嘴,动不了手。另外,××%的同志感觉自身调查分析和写作能力欠缺,写的材料拿不出手,没有文字成果。
(二)部分政治机关干部参谋助手作用不够明显,与电子对抗部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日渐增多不相适应
电子对抗部队的编制体制决定了部队干部多、士官多、党员多,“三多”现象和大批“90后”士兵充实到部队引发了“兵龄倒挂”、官兵婚育难、“代沟凸显”等电子对抗部队“特色”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同程度地要依靠政治机关为党委首长决策建言献策。在对团党委委员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的党委委员对政治机关干部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甚满意,认为部分干部不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往往“领导说啥就是啥”。而在对政治处干事的问卷中,××%的同志则觉得自己“人微言轻”,一旦未能领会好领导意图,就是说了也不会被当回事,导致其不愿主动参与决策。还有个别的胸无全局,分析处理问题不注重调查研究,单凭主观臆断,提出的建议常常与党委、首长的意图相差甚远,不但没有为领导当好参谋,反而给领导添了麻烦。
(三)部分政治机关干部帮抓营连能力比较欠缺,与电子对抗部队起步晚、发展快,基层建设需面对面指导不相适应
电子对抗部队是新兴的信息化作战力量,近年来,在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的牵引下,发展迅猛,在编制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产生了新建营连底子薄、党委支部能力弱,老营连地位受到冲击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需要机关面对面帮抓指导。而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政治机关干部工作指导上大包大揽,统得过多、管得过细、抓得过死,搞“保姆式”指导;有的习惯于通知下发了、工作部署了、要求提过了,对于基层落实的过程和效果不闻不闻,造成了“以文件执行文件、以口号响应口号”;还有的明知要依靠《纲要》等条例法规指导基层建设,但遇到实际情况时往往不自觉地凭经验,实际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参与调查的基层官兵也反映有时机关下发指导性文书后就没了下文,不见下基层检查指导,出现了“离基层”现象。
(四)部分政治机关干部主动作为意识不够强,与电子对抗部队体制特殊、地位重要、任务繁多不相适应
电子对抗部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一线力量,随着形势的发展还担负着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使命,其机关上接军级机关,下连基层营连,政治机关干部必须主动作为,对上搞好协调,对下做好帮带,甩开一般政治机关的“老路子”,走开一条具有电子对抗特色的新路,才能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参与调查的政治机关干部中高达××的同志认为部队的政治工作大同小异,没有必要结合电子对抗部队的特点“另搞一套”。 ××%的同志认为手头上的工作加班加点都难以完成,何来精力“主动找活干”? ××%的基层官兵则反映在演习演练等大项任务中很难看到政治机关干部的身影,战时政治工作有“边缘化”现象,对军事任务完成的服务保证作用发挥不是很明显。
二、原因剖析
(一)人员结构不当,造成政治机关干部“先天发育不良”
一是选人面过窄。当前,电子对抗部队政治机关选人主要从基层排、站长中选拔,他们大多是经电子对抗专业院校培养的,而且很少有人经过政治院校的培训,因此选人的渠道窄,范围小。二是任职经历单一。在参与调查的××名政治机关干部中,有××人从院校毕业不满一年就调入机关工作,缺乏在营连的摔打磨练,对基层了解不深,指导基层畏首畏脚,生怕讲外行话。现有的××名正连、副营职干部中高达××人没有基层指导员的任职经历,导致应对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和指导基层建设的能力偏弱,政治机关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三是人才储备不足。这也是影响政治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现有体制下,政工干部在机关和基层的交叉任职受限,加之政治机关干部培养周期长,制约了政治机关在基层的后备人才储备。一旦进出失衡,就会损害政治机关建设的连续性,使机关多年形成的好传统丢掉了,机关的影响力变弱了。
(二)重使用轻培养,造成政治机关干部“后天营养不足”
一是育人意识不强。重用轻育、重训轻帮、重换轻带是影响电子对抗政治机关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高强度、高标准的三年应急作战准备,使有的领导无奈之下只得采用“重用轻育”的权宜之计,
对电子对抗部队政治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10-02-02 20:35:2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504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