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农业局工作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报告
xx县农业局二00九年度工作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的报告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在局领导班子和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工作下,坚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和部署,立足服务“三农”,围绕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三大目标,求真务实,克难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就今年的农业工作及班子履职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提高依法治农水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以及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总章程,也是做好农业工作的根本准则。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贯彻实施宪法和强化依法治农作为转变工作职能的着力点,把贯彻实施农业法律法规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突破口,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依法治农,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一个树立”、“一个主动”、“一个提高”和“一个加大”。
“一个树立”即:牢固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依照宪法对政府组成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是县人大代表国家和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是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为使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局领导班子把学习宪法作为中心学习组的必修功课,常年坚持反复学习,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规集中系统学习,切实强化农业干部职工宪法观念。特别是《中共xx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出台后,我们及时组织传达认真学习,并对《决定》内容从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以及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把握了贯彻落实重点,领会了精神实质。通过贯彻学习宪法和县委决定,我们深刻体会和意识到要做好农业工作,必须要熟悉和吃透宪法精神,必须置身于人大的有效监督之下,必须坚持运用法治的理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运用法治思想提高决策和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规范公权的运行,防止和杜绝滥用权力。
“一个主动”即: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 一是坚持重大工作主动向人大领导汇报,重大活动主动请人大领导参加,重大项目主动请人大领导帮助。主动争取人大的支持监督,始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二是自觉主动地执行人大常委会做出的一切决议、决定,审议意见,认真听取并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在办理大代表建议工作中以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急为工作导向,主动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增进相互理解,力争形成共识,取得实效 ,切实做到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件,其中,县人大代表建议案1件 ,政协委员提案1件,办结率为100%,代表满意率为100%。三是主动热情接待来信来访。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热情接待,有访必接,有信必复,耐心解释,尊重事实,讲求程序,依法办理。对于合情合理合法要求,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
“一个提高”即:着力提高班子及干部队伍的法律素质。一是加强行政执法基础法律的学习。农业局承担的执法任务很重,涉农法规共有108部,经常性执法的主要法规有10余部,部部法规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结合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知识学习,组织全县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系统地学习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行政基础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二是认真开展与业务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学习,深入学习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三是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建立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过错责任追究、公示、证件管理、办案制度及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学习和培训制度,统一了执法文书。 切实做到常用的法律、法规定期学,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学,结合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和典型案例随时学。使学习做到了具体不空泛,条理不生硬,使每个执法人员短时间内能消化掌握,并能充分运用到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实践中,切实提高了我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质量。
“一个加大”即: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农业生产规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增强公民法规意识;突出农业执法重点,主动同有关部门联手,积极开展种子、农药、化肥市场检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处罚力度,保护农民利益。今年,开展公众法律法规宣传及咨询活动6次,发放相关资料1300 余份。共出动执法人员 338人次,集中开展全县性的农资经营市场秩序整顿三次,规范农资经营企业(摊点)321 个,收缴销毁假劣过期种子、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共3040公斤,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0 余万元。共办理调处各类土地承包纠纷34起,其中:立案调处15起,维护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陕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严格农村“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事项的审核和监管,做到农民负担动态监测,杜绝了农民负担重、特大案件发生。农业执法力度的加大,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维护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村稳定。
二、尽心尽力尽责工作,力促任务全面完成
农业是基础产业,关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年来,带领局领导班子和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党对农村的惠民政策,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全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粮油生产获得丰收。狠抓关键农时季节,全面落实粮食生产的各项工作措施和各项增粮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获得了粮油生产大丰收。全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7.6万亩,总产11.2万吨,较上年增产7.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0万吨任务。油料播种面积9.7万亩,总产7807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4%和11.5%,再创历史新高。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通过大力发展茶、桑、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政策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收入明显增加。预计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0元,比上年人均净增750余元,增长28.2%。是历史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双安富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为把我县富硒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推动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发展。今年,县委县政府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开发、高效益经营”的建设理念,强力打造双安富硒农业科技示范园。九月份以来,我们根据县政府的结合总体规划,按照“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落实业主,积极组织实施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和百亩设施大棚蔬菜项目,目前,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百亩设施蔬菜大棚已安装完毕。明年春季种猪即可进圈,大棚蔬菜可上市,同时与之配套的大型沼气池建设也已立项。整个示范园全面建成后,示范园将成为我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窗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样板,带动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引擎。
蔬菜生产扎实推进。以保障城乡居民市场消费需求为目标,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农村又一增收产业来抓,以县城和集镇周围为重点,优化作物布局,加强生产技术指导,积极培育生产大户和专业小区。今年以来,在组织农民种足面积,认真抓好面上蔬菜的同时,按照县政府年初安排,筹措资金100万元建设培育蔬菜重点村10个 ,发展标准化露地蔬菜5000亩,设施大棚蔬菜250个。据统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4.1万亩,总产达1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和9.1%,商品菜面积达0.72万亩,较去年增加0.5万余亩,同比增长2.3倍。随着重点村蔬菜陆续上市,可一定程度缓解全县长期以来市场蔬菜价格偏高和供应旺余淡缺的局面。
农村能源沼气建设步伐加快。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的机遇,以实施农村国债沼气项目为契机,扎实开展项目争取和实施工作,加强领导,克服因包茂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二线国家两大工程建设导致出现的沙石水泥原材料价高和通乡公路难行的困难,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今年全县13个乡镇18个村2000口农村国债沼气项目建设任
2009年农业局工作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报告
本文2010-01-26 15:09:12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44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