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
**乡地处庆元县南部,和福建省政和县相毗邻,55省道经过该境,是一个交通便利的乡,辖区1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7558人。**乡以建设“和谐**”为目标,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新机制,成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通过创新“六项机制”,实现“六个到位”。目前,**乡共有15个调委会,其中1个联合调委会,14个村级调委会,除联合调委会外,14个村级调委会又将辖区划分为二个联系片,由7个调解员负责一个联系片,初步形成了联合调委会、基层调委会和联系片三级网络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调解队伍构成机制
成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在乡司法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乡民间纠纷联调委对各村上交司法所的纠纷案,及时安排人员进行调解,原则上每个月安排7个行政村的调解主任值班,在值班当月对受理的民间纠纷案件协助发案村进行调解直至结案。乡综治委还根据工作需要和地域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排列出乡综治委成员值班表和“村调解委员会主任”进综治调解中心值勤表,值勤人员具体负责全乡人民调解协作联调工作。
(二)、创新矛盾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矛盾信息反馈机制,对存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梳理,制定预警方案,确保调解员超前介入,化解矛盾。完善各村人民调解工作信息交流制度以及定期联防、联调、联谊“三联”制度,共商调处、预防民间矛盾纠纷激化。同时,建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人才长效合作机制和培养交流机制,建立人民调解联调联席会议制度。在**乡司法所,建立全乡人民调解联合委员会,具体负责全乡人民调解协作联调工作,并确定专门人员负责。
建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书面汇报制度,并制成制式表格,由值班村的调解主任统一填写、上报、存档。依托现有“大调解”网络组织,拓展信息源,在加强村级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广泛构建“大调解”工作信息员,集中排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信息源,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及时消除矛盾隐患,确保矛盾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
(三)、创新综合调处机制
建立人民调解联动机制,有效控制群体性事件,预防矛盾激化、升级。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联合排查机制,共同做好全乡维稳工作,树立法律权威,提高群众守法意识,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乡联调委和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相互积极协作配合,共同调解,及时化解,依法公正处理民间纠纷。2009年3月18日,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村级调解员签订**乡村级纠纷联调委协议书,明确了乡联调委员会和村级调解委员会的责任和任务分工。
在调解方式上,由过去单纯的权威压服、情理说服,过渡到综合运用“情、理、法”三种手段进行说服、教育和劝导,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5月14日,山头洋村山场承包业主吴某某与村民吴某某因葬墓发生争执冲突斗殴,造成5人受伤的重大民事纠纷案件,在乡司法所主持下,联调委通过“情、理、法”等多种手段,多次说服和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意见,避免了矛盾纠纷升级和激化。
(四
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
本文2009-12-20 21:21:31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