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出让土地主要做法及成效
土地“招拍挂”简单讲就是土地的招标、拍卖和挂牌,是一种“公开、公平、公正”出让土地的有效制度。**市是**省率先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的县(市)之一。在经营性土地公开出让中,靠严格的制度作保障,靠到位的监督“唱主角”,靠优质的行业服务开拓市场,使经营性用地在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运作,实现了由“用土地找市长”到“用土地找市场”的转变,有效遏止了土地腐败现象的发生,奏响了土地资产收益歌。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2002]11号),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成功出让土地98宗、面积1603亩(含储备土地),总成交额55980万元,实现土地出让收益25000万元。
一、主要做法
1.让制度说了算。人管人漏洞百出,制度管人铁面无私。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是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提出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四项制度之一。**市为有效遏止土地腐败发生,在坚持规划用地,集约用地,依法用地的同时,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年度计划,对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实行土地入市的“适度饥饿”政策,解决土地因买方市场而出现的乱供地、压价供地问题。建立健全集体解决制度,按照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权利制衡的要求,使集体解决制度贯彻整个土地决策过程,防止土地腐败现象发生。
市政府出台了《**市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实施意见》,规范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和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相继建立了土地供应和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土地出让月报制度,以制度作保障,确保“招拍挂”工作的规范健康运行。要求土地市场,土地交易要在有形市场中公开挂牌运行,以客观实际为标准作好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土地出让价为主要内容的地价体系,制定了土地使用权最低保护价,防止低价出让土地,预防交易中的投机和腐败行为。建立了土地登记可查询制度,除涉及国家保密要求外,土地登记结果都要接受社会公开查询,实行社会监督约束。拟向社会出让的土地,统一由政府土地交易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不允许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插手土地出让工作,做到“不认面子,不认条子,不认章子,只认票子”,从源头上预防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建立健全土地审批、出让、交易、公示制度,强化对土地出让的执法监督,以“六项制度”为保障,确保土地的出让符合法定规定。
2.培育壮大交易市场,挖掘买方市场潜力,最大限度收回土地出让金,让土地增值,使政府获得高额土地收益,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招拍挂”的主要目的。**市靠优质的行业服务,拓展土地市场,成效显著。
按照“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模式,全市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制
公开出让土地主要做法及成效
本文2009-12-17 21:38:25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