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神病防治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9-12-14浏览:2625下载185次收藏
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存在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弱,作案具有对象不特定、地点不确定、时间不固定、手段残忍等特点。而且由于治疗费用的昂贵和治疗疗程的长期性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多精神病患者监护人无力监护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精神病人处于“没人管、不治疗”的状态。因此,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对公共安全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隐患。做好其防控救治工作已成为当前创建基层平安,共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市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防控及救治工作的背景及成效
在 2006年之前,**市精神病患者肇事事件时有发生,重大恶性事件也屡见不鲜。如2001年,市信用联社门口发生一起精神病患者杀死一小孩,2004年安仁镇一精神病患者在三个月内连续行凶杀死三人,2006年6月20日八都镇樟府会村一精神病患者行凶导致二人死亡一人重伤。
这些案件的发生引起了居民的恐慌以及被害人家属的不满,纷纷向上级部门上访,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据统计,**市2006年以前每年发生精神病患者打人、伤人事件近百起。这些案例既充分反映了这类特殊人群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性,同时也充分暴露出当前社会在对这类特殊人群的监管上还存在很多现实无奈。如现有法律对精神病人的认定、监护、强制医疗等问题存在疏漏,立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司法机关采取法律手段阻力重重;监护人无力监护、无心监护现象十分普遍;治疗费用的昂贵和医疗条件的有限又导致很多精神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针对当时的状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维稳高度加以把握,本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特殊群体的指导思想,从2006年7月份以来,通过开展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防控工作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组织领导,从加强排摸、构筑防线、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等方面入手,全力做好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防控工作,对排摸出的精神病患者全部建立起个人档案,并启动监护防线,落实好监护职责。同时积极实施医疗救助,将其中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强制安排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改变了原来精神病患者“无人管”的处境,一方面使精神病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让原本患有精神病的患者治愈之后重新进入正常人的生活。另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社会治安及稳定的作用,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06年至今,**市已没有再出现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致人死亡的事件,打人、伤人的事件也极少发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公共安全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专门就**市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已日益成为公共安全的隐患之一,**的防控做法值得借鉴。
二、**市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防控及救治工作的做法及特点
一是统筹协调,着力打造防控工作新格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暴力肇事及救治工作,将之纳入全市维稳工作大局中加以把握。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市委、市政府成立以了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开展精神病患者暴力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精神病防治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