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工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初探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12-13浏览:2742下载142次收藏
 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应清楚地看到,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市场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食品监管范围又广,食品来源、生产方式五花八门、品种又多,不同类型食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又不尽相同,因而食品监管工作可谓难度极大。为了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笔者认为,应理清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思路:
    一、要明确食品安全监管的内容和方向,首先对“食品安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的卫生、质量、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它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2、食品安全是一个社会治理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食品安全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治理要求有所不同,针对食品安全采取的政策、措施也有所不同。
    3、食品安全是一个政治概念。食品安全与生存权紧密相联,通常属于政府保障或者政府强制的范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都是企业和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作出的承诺。
    4、食品安全是一个法律概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在法律上确定了食品安全的概念。
    二、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方法
    1、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将生产源头不合格食品清除出市场。生产源头的食品质量是消费环节食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当食品在进入流通环节前质量就不合格时,例如:在种植、养殖环节过量使用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学控制物质,或者由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按法律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流通环节的监管就不可能使食品的各种指标都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工商部门可以做的是通过质量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将这些不合格食品清除出市场,质量监测中要注重根据食品的不同品种,针对不同品种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比如: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进行监管,环境污染物、兽药及其他化学控制物质、农药应该是监测的主要内容;对那些由环境相对较容易被污染地区供应的食品,要根据供应地环境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测项目;而对那些预包装食品进行监测时,选择不同的食品添加剂类型进行监测应是工作的重点。
    2、加强对流通过程中被污染的食品的监管。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分配过程中均可能存在污染食品的因素。如果食品在进入流通环节前质量是合格的,流通过程中一些特定的因素也可能影响食品的质量,从而引起食品的安全问题。
    ①对食品保存中被污染的食品,工商部门可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如酸奶必须低温储存,超市为了省电,在夜间断电,酸奶中的活性菌大量死亡,此时的酸奶肯定属于不合格食品。
    ②对被污染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工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