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我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位于**省东北部,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园区),171个村委会、20个居委会,总人口35万。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因境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一、**县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设“三个中心”和“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最大文化生态公园”的目标,找准发展定位,培植特色产业,促进了**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6.7亿元,财政总收入为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42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2.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6.76亿元。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我县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经 济 指 标 2000年 2005年 2008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0.7 27.8 36.7
财政总收入(亿元) 0.58 1.16 2.8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3 15 22.7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 / 1642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亿元) 7.27 16.6 26.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02 8.28 14.17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163 3361 4329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二、三产业水平显著提高。
2008年,我县二、三产业比重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0.7个和2.4个百分点。三产结构由“十五”期末的18.7:40.8:40.5优化为15.6:41.5:42.9。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到2008年底,游客达409.6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809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0.16亿元。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三)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近年来,我县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方式,不断实现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以商养商向全民安商转变,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实效,扩大利用内资和外资的规模。200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642万美元,增长43.8%;实际利用省外投资6.07亿元,增长22.3%。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增长32.2%。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我县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随着城区道路、一江两岸、乡村公路改造、新天佑中学、**博物馆新馆、客运车站、旅游集散中心、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宾馆等一批星级宾馆的建成使用,大大改善了我县的经济运行承载能力和旅游接待能力,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我县按照“发展新产业,形成新机制,建设新农村,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为中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政策补贴为手段,以提高农民文明卫生素质为抓手,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加强。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通路、通电、通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29元,城乡居民年末存款达26.76亿元。全县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县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列、全市前茅。城市医疗保险和农村卫生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为5.87%,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3.5%,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2010—2015年面临的形势
(一)当前我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实力相对不强,发展水平仍显滞后。虽然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但通过横向比较,我县经济实力仍较薄弱,与全省相比,我县处于中游水平;与全市相比,我县处于下游水平;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县只比休宁略强些。
与周边县市比较
经 济 指 标 ** 休宁 浮梁 开化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7 32.62 37 54.77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85 1.74 2.04 3
人 口(万人) 35.1 27.32 28.49 34.98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4329 5126 5029 6115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少支柱产业支撑。目前我县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处于散兵作战状态,没有形成合力,很难发展壮大,而且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虽然旅游和茶业已形成我县的两大支柱产业,但是产业链延伸不够,对财政贡献小,缺少支柱财源。
(二)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
1、由于历届县委、政府的重视,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生态和文化是我县的两张金字招牌,这将有利于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2、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我县向上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
3、两条铁路的开工建设,将使我县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
4、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特别是泛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将有利于**更好地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
5、根据国家统计局专家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今年底将触底,尽管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是好的。
三、战略目标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67.6亿元 年均增长13%
财政总收入  
2010—2015年我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本文2009-12-08 19:33:2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184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