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支教总结汇报材料
立足实际,创新思路 扎实有效推动扶贫支教工作
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支教办:
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南部山区扶贫支教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室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大台村实际,着眼长远,发动群众,创新方法,先后开展了“保持党员先进性,坚持为民做实事”和“三服务一推进”工作,通过全室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大台村人民群众和大台小学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扶贫支教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做法
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大台村和大台小学位于固原市东北方向55公里处,属南部干旱山区,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沟壑纵横,长年风沙不断,气候、地理条件十分恶劣。全村辖6个自然村,258户、1086人,零散分布在方圆20多公里的山区;全村现有耕地7250亩,人工机械修梯田3500余亩。鉴于大台村和大台小学的实际,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深入农家调研,立足实际做规划
为掌握扶贫支教工作第一手资料,我室扶贫支教工作人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家串户和大台小学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并写出了专题调研报告,为下一步做好整村推进工作和大台小学“两基”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台村和大台小学地处大山深处,258户群众和大台小学学生110余人,居住比较分散,山路崎岖,一般交通工具在这里不能使用,只能靠两条腿走,山路上尘土飞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当地生活的真实写照,但这样的环境并没有阻挡我们调研的脚步,通过与村干部挨家逐户的调查,广泛听取老百姓和大台小学师生的意见,切实摸清了该村和大台小学的底数,确立了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抓好大台小学“两基”建设,努力改善大台村基础设施和小学教学条件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大台村脱贫致富五年规划》和《整村推进工作计划》。
(二)抓好党建工作,培养致富带头人
大台村现有党员22名,团员26名,大台小学有教师7人,学生110人。如何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抓好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关键。一是以点带面抓教育。大台村的党、团员不便于集中过组织生活,我们就抓住村干部会议等时机,对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及时传达党的政策、法规,学习治村、富民经验,并要求班子成员在田间地头、路边炕头和院落学校,只要有空,就利用时机对党、团员和村民进行政策宣传、文化培训、法制教育,不断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扶贫支教政策等,进一步培强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点带面抓好村民和师生的素质培养。二是抓好党员结对子活动。我们针对各户贫困程度,安排22名党员、26名团员每人对口帮扶4—5户农民,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三是抓好新党、团员培养。大台村年轻农民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占15%,为发挥这一部分有文化的年轻人作用,我们和村支部坚持按照“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针,不断补充发展党团员,培养脱贫致富的后备力量。今年以来,共培养党员3名(女性1名)。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脱贫致条件
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大台村在大山腹地,平时走出大山都十分困难,如遇下雨或下雪天气,80%的村民就完全封闭在大山里。不改善基本生产生活设施,说让农民脱贫致富是一句空话。前些年我室扶贫支教工作组积极与区政府有关单位协调,争取资金5万元,为大台村新修石子公路15公里,第一次使大山里生活一辈子的人见到了汽车。在自治区下达的宁南山区旱作基本农田建设计划中,安排了12万元专项资金修建人造梯田3500余亩,改善了农民生产条件;协调安排20余万元新建大台村小学。政府副秘书长、政府研究室主任戎生灵对大台村情况一直非常关注,对扶贫支教工作多次进行指导,并派新任室副主任杨万仁带领扶贫支教工作组及农村指导员现场办公,协调当地教育部门为大台村小学的裂缝围墙进行维修工作。每年我室多次派厅、处级领导到大台村及村小学现场调研,责成大台村对山间石子路进行了修缮,并斥资上万元建立了大台村信息服务站(设在大台村小学),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话等配套设备,组织了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和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特色农业
大台村由于长年缺水,农作物种植基本靠天吃饭,如果种植喜水作物,常常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所以种植耐旱作物是提高农民收成的最好办法。为此,我们专门请农牧厅专家指导,在产业结构上,压缩产量低、效益差、不耐旱的农作物面积,加大耐干旱、产量高、效益好的农作物面积,突出马铃薯特色产业的种植,加大地膜玉米比例,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还草植种面积。今年大台村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3002余亩、玉米种植面积达2000亩。通过结构调整,现全村马铃薯获得丰收,产量在2000吨左右,收入至少60万元,农民的基本生活将会较大改善。
(五)大力发展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大台村脱贫致富五年规划》,我室进一步加大了草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自治区研究室投入10万余元资金,为大台村改建标准化养殖圈棚30余间、为特困户解决小尾寒羊103只。帮助大台村退耕还林、还草3200亩,种植多年生牧草2000余亩。到今年上半年,大台村发展养牛380头、羊600余只,全村畜牧业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30%以上。今年以来,大台村继续保持养殖发展势头,新增养牛56头、羊101只,预计今年收入20万元,为全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六)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积
扶贫支教总结汇报材料
本文2009-11-17 16:38:55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