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某市消费市场萎缩情况的专题调查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9-11-16浏览:2679下载227次收藏

关于**市消费市场萎缩情况的专题调查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主线。但内需启动乏力、消费市场萎靡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城市显露端倪,削弱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以**省**市几组数据为例,自2008年4季度开始至今年一季度的半年时间内,**市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由61.6%下降至43.8%;2009年一季度,实现gdp61亿元,同比增长18.7%。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4亿元,同比仅增长9.6%,减缓8.8个百分点,增速比gdp低了9.1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为3.9%,同比降低4.8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人均消费额分别为1073元和501元,同比分别减少了743元和377元。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却持续高速增长,自去年4月份以来,月均递增2.27%。以上数据表明消费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消费市场不振无疑会使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一、消费需求下降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消费需求不足,在经济领域发展突出表现为三个“弱化”。  

(一)对经济发展速度贡献力弱化。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据测算,在现阶段,**市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对于该市来说,由于净出口数额相对很小,拉动gdp的增长主要依靠消费与投资“两驾马车”。而据前述分析,在这“两驾马车”中,又以投资拉动为主。资料显示:“十五”时期以来,全市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均低于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两者差距最低年份2006年为0.6个百分点,最高年份2008年高达15.9个百分点。  

(二)对优化经济结构的影响力弱化。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始终是我们力图实现的经济战略目标。消费需求不足直接导致了“三产”难有突破的格局。由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三产”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取决于社会与居民对服务的消费需求,因此“三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费来拉动的。而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软肋”就是三产发展速度较慢,在gdp中的份额较低,而且这一趋势呈现不断加剧趋势。2008年,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12.1%,低于第二产业增速5.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6.6%,低于第二产业17.5个百分点。不可否认,最近几年,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市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在关注工业迅速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警惕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从目前及长远看,从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及资源环境看,从对**市经济发展的制约来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对我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因而扩张消费需求对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力弱化。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下,消费率的持续走低就意味着投资率的不断走高,这个趋势必然会导致投资需求与投资比例的失调。因为投资需求既是当期需求,又是下期供给,其持续增长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如果投资需求长期快于消费需求,消费就越来越难以实现产品的价值,投资进一步扩大就会受到制约,导致生产能力闲置、企业效益下降、失业人员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经济效益水平看,2008年,我市煤炭、木材、水电、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等5个行业的利税总额就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80%以上,而其余28个行业只分享不到20%的利税份额,利润率水平分化严重。  

二、居民消费下降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1、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陈旧。**市地处偏僻,属于交通路线的“末稍神经”,长期的自然经济以及长期短缺经济的困扰,全市老百姓受“量入为出”、“节俭第一”和“无债一身轻”的思想影响,把攒钱消费视为当然,认为“寅吃卯粮”、“负债消费”很不光彩,甚至认为只有收入不足才采用信用消费方式,而采取信用消费更是常被误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因此,在家庭理财中,首先考虑的是“家底”有多少。  

2、增收预期下降影响居民消费倾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的增加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支持因素。但2009年1季度**市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尤其是占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呈现负增长,同比减少479元,下降4.3%。而农村居民1季度实现人均现金收入1020元,同比增长1.6%,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  

自2008年4季度以来,除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120元外,没有大的工资上涨及增收优惠政策出台。而原材料、燃料等购进价格走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也对职工增收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股票市场的深幅调整使众多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损失惨重,对资本市场收益预期大幅下降。此外,由于今年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农村居民增收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3、居民收入增幅减缓及家庭货币投向分流。今年1季度,**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由于投资意识、防范及未来支出预期增强。1990-2008年期间,全市居民储蓄存款、储蓄性保险、购买有价证券支出和期末手存现金等全盘增加。就家庭人均水平看,2008年前述各项款额顺次是:15626.3元,819.6元,72.1元和383元,较之1990年分别增长了2.3倍、48.8倍、3倍和2倍。另外,随着消费领域和渠道的多样化,**市居民在域外消费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居民货币投向分流也是影响欠发达地区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外部环境  

1、物价的结构性涨跌影响居民消费行为。自今年以来,**市物价总水平持续低迷,居民的预期物价心理也随之降低,但不同消费品的涨跌,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行为。1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1%,其中食品价格跌幅最大,为3.4%。但食品作为居民的刚性消费需求,实际增速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家电等消费品价格下降2.7%,但居民预期价格更低,1季度全市家电销售量增幅仅为4.1%,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某市消费市场萎缩情况的专题调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