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年市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栏目:述职报告发布:2009-10-18浏览:2368下载161次收藏

   我自2007年4月底任中共**市委书记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先发战略,自觉履行教育工作职责,高度重视,倾力亲为,真抓实干,全市教育加快发展。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办发〔2007〕9号)要求,现将2007年以来本人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树立教育先发理念,强化教育工作责任
  1、从战略的高度谋划**教育。我深知,一个地区教育落后,一切都将落后;教育不发展,经济难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地区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作为具有2223年历史的客家古邑和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何重续客家文化的文脉,实现文化的重新崛起?作为全省欠发达地区和生态发展区,**如何破解人才严重缺乏问题,走出科学发展新路?作为后发展地区,**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后来追上,实现汪洋书记提出的“率先崛起,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目标?这是我思考和谋划**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依归和行动落点。我的理想和追求是:以大众教育的普及为基础,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推动**文化的新崛起,弘扬客家古邑优秀人文传统,让**成为文化的代名词。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提出了“后发**必须先发教育”的理念,下决心“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举全市之力大办教育、办优质教育。通过全面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高全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把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为提升**历史文化地位夯实文化根基,为迎接**新一轮发展高潮强化人才根本。

  2、以科学的态度规划**教育。为尽快全面掌握全市教育工作情况,任职以来,我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用一年半时间走遍了全市乡镇(街道、农场)和所有市直单位,深入到全市近50所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多次与教育部门干部职工和有关学校教职员工座谈,详细了解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经常听取教育部门的工作汇报,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公仆信箱”,广泛收集了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07年6月,我亲自率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及分管教育工作副县区长、全市重点中学校长及市直有关单位一把手到梅州市专题参观考察教育工作。

  通过深入调研和考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我市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财政投入与教育发展需要差距较大;教育基础薄弱,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十分缺乏;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位少,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在此基础上,自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提出要建设公共教育体系,编制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等,出台了《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文件,决定举全市之力加快教育发展,从2007年起5年内投入28亿元普高,确保到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每年坚持把解决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对教育工作做到“五个优先”,即教育问题优先研究解决,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审批解决,教育事务优先安排办理,教育人才优先招聘引进;推进了占地10平方公里可容纳10万名学生的东江教育基地规划建设。

  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扎实推进“普高”。通过调研,我认识到,高中阶段教育是当前我市整个教育体系中最短的“短板”,高中阶段教育严重滞后是制约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全市人民提高受教育水平、加快脱贫奔康步伐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市推进工业立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的策略,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加快普通高中教育,2008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59607人,比2006年增加4535人,创建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不断扩大中职教育规模,2008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8858人,比2006年增加11440人,增长65.7%,2008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04%,比2006年增加10.65个百分点。**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建成,目前全日制大专在校生已达1万人,成为我市职业教育的龙头院校。**市技工学校、**市卫生学校、**市职业技术学校、**市工业学校(现已更名为**市理工学校)成功创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紫金县职校“8316”(即学制3年,每学年保证学生在校学习8个月,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前后共3个月集中到企业参加实践,寒假1个月为自主分散就近实践,第6学期直接到企业定岗实习)办学模式,开创了山区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近年来我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60%,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其中50%以上的毕业生在本市企业就业。

  2、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09年市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