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廉洁文化建设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9-10-17浏览:2837下载286次收藏

摘要:在廉洁社会的构建过程当中,要加强反腐倡廉体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在全党全社会加强廉洁文化的弘扬和建设。
关键词:廉洁文化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②。总书记提到的“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等思想正是廉洁文化的核心思想。在当代中国,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廉洁文化。本文拟从廉洁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角度谈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

一、廉洁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教育功能。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主张随着生产力逐步发展而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它教育社会及其成员区分人的需要的合理性与非正当性,合法性与违法性,引导人们作出正确判断和取舍,它还通过文化环境改变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并使之社会主义化。

2、控制功能。廉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体系,能发挥强大的舆论控制作用。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所倡导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能影响社会公众的判断选择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发挥社会廉洁价值观的社会舆论控制力。

3、监督功能。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把廉洁奉公的理念灌输到社会民众中去,让民众监督官吏,并且授权民众捉拿害民的贪官污吏。廉洁文化让公众对官员的监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并且显示了非常好的反贪惩腐效果。

二、廉洁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征的理想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当今时代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廉洁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一)廉洁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廉洁文化,既具有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指向性,又具有对执政者本身思想品德的道德规范性。因而,廉洁范畴是内容丰富的政治伦理范畴,廉洁文化首先是一种政治伦理文化。“清廉律己,至公无私,心忧天下,是中华廉洁文化的精神内核;奖惩分明,倡廉肃贪,是中华廉洁文化中的制度规范;廉洁爱民,廉洁固本,是中华廉洁文化的重要目标。”③古人们的廉洁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参考价值,成为我们今天教育党员干部,密切干群关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廉洁文化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