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关于我市涉毒案件的调查分析
近期,**市两级法院对全市2006~2008年各类毒品案件进行了统计、汇总,并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我市毒品案件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了毒品案件的特点、成因,并对预防和遏制毒品犯罪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毒品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从犯罪类型上看,毒品犯罪主要以贩卖、运输毒品为主,大要案时有出现,社会危害性大。2006~2008年,**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毒品犯罪案件184件390人,其中贩卖、运输毒品罪174件366人,占毒品犯罪总数的94.6%,非法持有毒品罪5件5人,容留他人吸毒罪2件2人,其它毒品犯罪3件7人。从统计数据看,涉案毒品数量越来越大,如项辉贩卖毒品案,涉案海洛因363.6克,配料3080.5克;任华、韩小松贩卖毒品案,涉案海洛因400余克;林娘送、李大兴等贩卖毒品案,涉案海洛因2300克,是近年来我市审理的毒品数量最大的案件之一。
(二)从犯罪形式上看,化整为零的零星贩毒突出。近年来,随着政法机关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贩毒分子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在毒品销售上变换手法,将大宗毒品化整为零,分散成小包直接向吸毒人员出售。贩毒者这种零包出售的办法,易藏、易散,隐蔽性强,方法灵活,既能刺激大宗毒贩的增长,又能促成吸毒人员的增多,危害性极强,尤其是这种贩毒手段出售快,方便交易,毁证迅速,不易现场抓获,事后取证更难。
(三)从罪犯身份上看,毒品犯罪的主体多为城乡无业人员及农民,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由于贩卖毒品的暴利诱惑,使一些生活贫困、没有谋生技能的无业人员、农民铤而走险,成为毒品犯罪的“主力军”。2006~2008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有效判决罪犯339人,其中无业人员272人,占总人数的80.2%,农民37人,占10.9%。这些涉毒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低下,以小学文化和初中程度为最多,其中小学和初中文化298人,占总人数的91.3%,加上法制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这些人对毒品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清,抱着不会被查获和即使被抓获也不会受到太重处理的侥幸心理,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很容易走上涉毒犯罪道路。
(四)“以贩养吸”现象尤为严重。为准确分析掌握毒品犯罪的详细情况,我们从2006~2008年基层法院所受理的案件中抽调出78件涉毒案件,抽调结果表明,有75%的涉毒人员是“以贩养吸”的瘾君子。高额的毒资支出对一般的吸毒人员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吸毒者劳动力衰减,有些甚至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对毒资无法维持,为保证自己每日毒品的需要量,有些吸毒者购入毒品后,加价转售给别人;有些则利用这一买卖过程,以少充多,从中截留一小部分供自己吸食。如被告人孙某2003年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2005年刑满释放,继续
一、毒品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从犯罪类型上看,毒品犯罪主要以贩卖、运输毒品为主,大要案时有出现,社会危害性大。2006~2008年,**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毒品犯罪案件184件390人,其中贩卖、运输毒品罪174件366人,占毒品犯罪总数的94.6%,非法持有毒品罪5件5人,容留他人吸毒罪2件2人,其它毒品犯罪3件7人。从统计数据看,涉案毒品数量越来越大,如项辉贩卖毒品案,涉案海洛因363.6克,配料3080.5克;任华、韩小松贩卖毒品案,涉案海洛因400余克;林娘送、李大兴等贩卖毒品案,涉案海洛因2300克,是近年来我市审理的毒品数量最大的案件之一。
(二)从犯罪形式上看,化整为零的零星贩毒突出。近年来,随着政法机关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贩毒分子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在毒品销售上变换手法,将大宗毒品化整为零,分散成小包直接向吸毒人员出售。贩毒者这种零包出售的办法,易藏、易散,隐蔽性强,方法灵活,既能刺激大宗毒贩的增长,又能促成吸毒人员的增多,危害性极强,尤其是这种贩毒手段出售快,方便交易,毁证迅速,不易现场抓获,事后取证更难。
(三)从罪犯身份上看,毒品犯罪的主体多为城乡无业人员及农民,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由于贩卖毒品的暴利诱惑,使一些生活贫困、没有谋生技能的无业人员、农民铤而走险,成为毒品犯罪的“主力军”。2006~2008年全市两级法院共有效判决罪犯339人,其中无业人员272人,占总人数的80.2%,农民37人,占10.9%。这些涉毒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低下,以小学文化和初中程度为最多,其中小学和初中文化298人,占总人数的91.3%,加上法制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这些人对毒品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清,抱着不会被查获和即使被抓获也不会受到太重处理的侥幸心理,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很容易走上涉毒犯罪道路。
(四)“以贩养吸”现象尤为严重。为准确分析掌握毒品犯罪的详细情况,我们从2006~2008年基层法院所受理的案件中抽调出78件涉毒案件,抽调结果表明,有75%的涉毒人员是“以贩养吸”的瘾君子。高额的毒资支出对一般的吸毒人员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吸毒者劳动力衰减,有些甚至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对毒资无法维持,为保证自己每日毒品的需要量,有些吸毒者购入毒品后,加价转售给别人;有些则利用这一买卖过程,以少充多,从中截留一小部分供自己吸食。如被告人孙某2003年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2005年刑满释放,继续
法院关于我市涉毒案件的调查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下一篇:找准合作点 推动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2009-10-08 22:21:16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805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