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0-07浏览:2808下载277次收藏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健康是科学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卫生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进一步把握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卫生厅的领导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卫生事业发展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注重保障民生、改善服务,全面推进了我市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提高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着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联动机制,努力推动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同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完善,疾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中医药工作不断加强,医院管理、医德医风建设扎实推进,形成了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医疗卫生资源状况: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66家,其中综合医院6家,中医医院3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6家,乡镇卫生院12家(中心卫生院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卫生监督所2家,妇幼保健站2家,中心血站1家,个体诊所315家,村卫生所(室)171家。全市共有床位161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5张;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23人,其中正高职称11名,副高职称140余名;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14名、执业护士2名。

(二)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情况:近年来,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使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相继建成了市中心血站采供血大楼、市紧急救援中心、市二院传染病区和县医院传染病科、市、县疾控中心检验楼、市妇幼站、县医院和县、区中医院门(急)诊楼等项目;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12所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全部建设完成,配备设备均在20万元以上,除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外还配备了电脑,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延伸到乡镇的目标;全市138个行政村均设有村卫生室,其中114个村卫生室达到了“三室”分设的标准。另外,我市还争取到采血车、快速检测车、执法监督车、现场取证设备、检验设备、电脑等办公设备,全市城乡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卫生服务状况:2008年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为863102人次,住院人数为36719人。县及县以上医院住院病人治愈率为56.1%,好转率为44.1%,死亡率为1.3%;乡镇卫生院出院病人治愈率为69.8%,好转率27.7%,死亡率为0。县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7.4%,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为69.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99%,新法接生率10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孕产妇死亡率连续两年为0,没有发生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婴儿死亡率为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72‰。新生儿建卡、建证率均为100%,“四苗”全程合格率为94.19%,卡介苗接种率99.82%,糖丸投服率99.12%,百白破接种率96.53%,乙肝疫苗接种率98.65%,首针及时率99.63%,麻疹疫苗接种率92.23%。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5009例,报告发病率1065.29/十万,同比下降20.64%,死亡率为0.65/十万。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二、当前我市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卫生系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人群主要健康问题:老龄人口剧增带来的防病治病新问题。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患病率和伤残率明显上升,老年疾病的医疗、预防、康复和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费用增长;**作为一个资源型工矿城市,由于三废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居民不良卫生习惯,对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当前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以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资源配置问题: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卫生资源在区域配置、内部结构等方面大而全、小而全,市区医疗机构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难以形成区域内卫生资源的合力优势;农村及城市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仍是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设备配置不够完善,人员结构不太合理,社区全科医生匮乏,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还没有彻底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功能还不够完善;3家市直医院与省内其它市州相比,规模最小、基础设施也比较差,市直两家综合医院目前均未设置icu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