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发展思路思考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一项关于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的议案受到了人大代表和新闻舆论的广泛支持和关注。按照议案发起人、北京市人大代表兼首都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韩永的说法,“现在我们为失去老城墙而叹息,以后可能会因为失去工业遗产而遗憾。”一时间,依托工业资源、特别是工业遗产,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工业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进而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迅速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工业旅游在我国发生的时间不长,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特别是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较为薄弱,合理利用存在明显不足。针对这一实际,吴仪副总理在2005年5月曾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有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产品,还要有与工业化相联系的现代化的旅游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相关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工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工业旅游的由来及国际经验
与其他大多数现代旅游活动一样,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欧美的一些早期工业化国家,不过时间相对较晚,大约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恰恰也是早期工业化国家告别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和后工业时代迈进的转折时刻。在这一时期,新思维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技术和生产的颠覆,与普遍的“怀旧”心理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以“怀旧”为特征的特殊社会思潮和运动,其市场特征表现为一系列新型旅游需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英国并影响整个欧洲的工业遗产保护运动,也为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这些都在客观上为工业旅游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这些国家工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来看,工业旅游率先从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中得到了发展。按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的界定: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毫无疑问,工业遗产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在这方面,德国鲁尔工业区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树立了典范。
20世纪60年代初,鲁尔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连续下降,导致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外迁。由此带来城市衰落、失业众多、污染严重等许多社会问题。面对种种困难,当地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利用大量废弃的工矿、旧设备和工业空置建筑,实现工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在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思路主导下,废弃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一个露天博物馆;旧铁路和旧火车车皮变成了当地社区儿童的艺术表演场地;钢铁公司成为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旧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训练池,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高雅的交响乐也以巨型钢铁冶炼炉为背景别开生面地演出;焦炭厂则变成了吸引众多艺术、创意和设计公司的办公和展览场地;就连原本作为整个工业区废水污水排放管道的河道,也恢复成为了景观优美的生态流域。鲁尔区由此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工业遗址旅游城。从1998年开始,鲁尔区制定了一条区域性旅游规划,将全区主要的传统工业旅游景点整合为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包含工业旅游景点、国家级博物馆和典型的工业城镇,以及利用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观光塔等;逐步形成了覆盖整个鲁尔区25条专题游线。鲁尔区的工业旅游就如同一部反映煤矿、炼焦工业发展的“教科书”,带领人们游历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历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德国鲁尔区的埃森煤矿评为首例以近代工业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通过发展工业旅游,鲁尔区的经济结构也由原来单一的重化工业逐步转型为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工业旅游已成为鲁尔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并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就业、改善区域功能布局和塑造良好形象上发挥了独特的效应。
英国也不乏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例子。威尔士地区的首府加德夫郡,20世纪初曾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煤炭输出港,随着煤炭出口量锐减,传统重工业萎缩。在利用废弃设施的基础上,当地精心策划建设了一座“大矿坑采矿博物馆”,展示当年的采矿历史和矿工生活,特色化的工业旅游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以工业旅游为主的旅游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
此外,拥有众多近现代工业遗产的法国、比利时、瑞典、荷兰等欧洲早期工业化国家也在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方面迈出了成功的步伐。工业遗产旅游,已成为不少国家从工业化时代步入后工业时代,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如此,包括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在内的许多工业化国家还依托科技革命和新技术变革的产业化优势,在工业遗产之外走出了一条新技术工业旅游发展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生产方式,特别是新技术革命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冲击和变化的同时,本身也因规模化生产、技术化程度等因素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并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供给,也激发了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这成为依托更广泛意义上的工业资源,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内在要素,促进工业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依据。现代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变革,也在不断改变工业旅游的发展内涵和外延。
以现代汽车工业而言,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早在50多年以前就组织客人参观他们的生产流水线,现在以雷诺、标致、雪铁龙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法国汽车工业企业,已成为吸引旅游者人数最多的工业旅游项目;总部设在斯图加特的德国奔驰汽车公司,不仅将总装配线等现代化生产流程作为重要的旅游项目向外推出,还将穿上工作服、拧几颗螺丝钉、以及到工厂食堂就餐,亲身体验“奔驰人”的生活作为工业旅游活动内容之一,大众汽车公司还特地建设了一座通体透明的生产车间,全景展示轿车的整个生产过程,这些工业旅游项目都深受广大游客青睐。
此外,美国休斯敦宇航中心通过集中展示宇宙航天和空间科技,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旅游业发展中,每年接待的游客已数以百万计,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日本的索尼、松下等企业,将新产品推介与工业旅游展示巧妙结合,在获取社会效益和推进产品营销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树立了发展现代工业旅游的范例。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相对于欧美等国,我国工业旅游起步晚,在市场份额占有、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旅游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科教旅游市场,特别是大中小学生科教旅游市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当时主要的工业旅游项目集中分布在大城市城区范围内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之中。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滞后,主要是受到工业化客观因素的制约。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不长,工业遗产资源以及其他各类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工业资源不多,大部分工业企业开展旅游活动的经营经验不足和条件也不成熟。不过,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特别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在客观上催生了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早期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星星之火”正成燎原之势。
截至目前,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企业已遍布全国二十九个省(区、市),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总数已达271家,涵盖了从传统手工艺、民族特色工业到现代生产、高科技等各类工业生产领域。
“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钱塘江大桥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等20处具有发展工业旅游潜力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和标志性工业设施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还成功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唯一一项,也是全球34处世界工业遗产之一。
从工业旅游的地域分布上来看,山东、江苏、辽宁、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工业旅游发展比较迅速、发育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以29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居全国第一的山东为例,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已经打破了工业旅游项目集中在大城市的常规,还涌现出不少诸如青啤、海尔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工业旅游品牌。此外,在北京和上海,工业旅游与都市旅游相应生辉;在东北,工业旅游成为老工业基地实现发展转型的新亮点;在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工业旅游已经成为了众多民营企业在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选项。
按照工业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与旅游功能结合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工业旅游划分为以下几类:
1、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陆续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因其关系国计民生和作用特殊,往往也是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义的国家符号,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精神,旅游内涵丰富,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巨大。首钢、宝钢、大庆油田、神华煤矿以及葛洲坝、小浪底、长江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都是这种类型的工业旅游产品。
2、依托现代化工业生产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现代化的流水线、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业产品制造,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也是良好的旅游资源,加之现代工业企业的品牌意识、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场营销。青岛海尔、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都是比较典型的这类工业旅游项目。
3、依托与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开发这类工业旅游产品的工业企业大部门从事社会终端消费品的生产,因其产品的性质而与“食”等旅游各大要素发生直接关联,并衍生出工业旅游产品,工业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从事食品加工、酿酒制造、服饰加工等工业企业中。青岛啤酒、贵州茅台、海澜之家等都已跻身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之列。
4、依托各类高新科技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信息、生物、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代表了人类科技活动的最新成果,引领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类工业项目科技含量极高,对广大旅游者的吸引力较为强烈。目前,我
工业旅游在我国发生的时间不长,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特别是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较为薄弱,合理利用存在明显不足。针对这一实际,吴仪副总理在2005年5月曾强调指出:我们现在有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产品,还要有与工业化相联系的现代化的旅游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相关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实现工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工业旅游的由来及国际经验
与其他大多数现代旅游活动一样,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欧美的一些早期工业化国家,不过时间相对较晚,大约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恰恰也是早期工业化国家告别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和后工业时代迈进的转折时刻。在这一时期,新思维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技术和生产的颠覆,与普遍的“怀旧”心理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以“怀旧”为特征的特殊社会思潮和运动,其市场特征表现为一系列新型旅游需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英国并影响整个欧洲的工业遗产保护运动,也为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这些都在客观上为工业旅游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这些国家工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来看,工业旅游率先从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中得到了发展。按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的界定: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毫无疑问,工业遗产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在这方面,德国鲁尔工业区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树立了典范。
20世纪60年代初,鲁尔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连续下降,导致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外迁。由此带来城市衰落、失业众多、污染严重等许多社会问题。面对种种困难,当地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利用大量废弃的工矿、旧设备和工业空置建筑,实现工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在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思路主导下,废弃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一个露天博物馆;旧铁路和旧火车车皮变成了当地社区儿童的艺术表演场地;钢铁公司成为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旧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训练池,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高雅的交响乐也以巨型钢铁冶炼炉为背景别开生面地演出;焦炭厂则变成了吸引众多艺术、创意和设计公司的办公和展览场地;就连原本作为整个工业区废水污水排放管道的河道,也恢复成为了景观优美的生态流域。鲁尔区由此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工业遗址旅游城。从1998年开始,鲁尔区制定了一条区域性旅游规划,将全区主要的传统工业旅游景点整合为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包含工业旅游景点、国家级博物馆和典型的工业城镇,以及利用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观光塔等;逐步形成了覆盖整个鲁尔区25条专题游线。鲁尔区的工业旅游就如同一部反映煤矿、炼焦工业发展的“教科书”,带领人们游历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历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德国鲁尔区的埃森煤矿评为首例以近代工业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通过发展工业旅游,鲁尔区的经济结构也由原来单一的重化工业逐步转型为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工业旅游已成为鲁尔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并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就业、改善区域功能布局和塑造良好形象上发挥了独特的效应。
英国也不乏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例子。威尔士地区的首府加德夫郡,20世纪初曾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煤炭输出港,随着煤炭出口量锐减,传统重工业萎缩。在利用废弃设施的基础上,当地精心策划建设了一座“大矿坑采矿博物馆”,展示当年的采矿历史和矿工生活,特色化的工业旅游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以工业旅游为主的旅游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
此外,拥有众多近现代工业遗产的法国、比利时、瑞典、荷兰等欧洲早期工业化国家也在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方面迈出了成功的步伐。工业遗产旅游,已成为不少国家从工业化时代步入后工业时代,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如此,包括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在内的许多工业化国家还依托科技革命和新技术变革的产业化优势,在工业遗产之外走出了一条新技术工业旅游发展之路。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生产方式,特别是新技术革命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冲击和变化的同时,本身也因规模化生产、技术化程度等因素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并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供给,也激发了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这成为依托更广泛意义上的工业资源,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内在要素,促进工业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依据。现代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变革,也在不断改变工业旅游的发展内涵和外延。
以现代汽车工业而言,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早在50多年以前就组织客人参观他们的生产流水线,现在以雷诺、标致、雪铁龙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法国汽车工业企业,已成为吸引旅游者人数最多的工业旅游项目;总部设在斯图加特的德国奔驰汽车公司,不仅将总装配线等现代化生产流程作为重要的旅游项目向外推出,还将穿上工作服、拧几颗螺丝钉、以及到工厂食堂就餐,亲身体验“奔驰人”的生活作为工业旅游活动内容之一,大众汽车公司还特地建设了一座通体透明的生产车间,全景展示轿车的整个生产过程,这些工业旅游项目都深受广大游客青睐。
此外,美国休斯敦宇航中心通过集中展示宇宙航天和空间科技,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旅游业发展中,每年接待的游客已数以百万计,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日本的索尼、松下等企业,将新产品推介与工业旅游展示巧妙结合,在获取社会效益和推进产品营销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树立了发展现代工业旅游的范例。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相对于欧美等国,我国工业旅游起步晚,在市场份额占有、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旅游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科教旅游市场,特别是大中小学生科教旅游市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当时主要的工业旅游项目集中分布在大城市城区范围内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之中。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滞后,主要是受到工业化客观因素的制约。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不长,工业遗产资源以及其他各类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工业资源不多,大部分工业企业开展旅游活动的经营经验不足和条件也不成熟。不过,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特别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在客观上催生了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早期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星星之火”正成燎原之势。
截至目前,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企业已遍布全国二十九个省(区、市),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总数已达271家,涵盖了从传统手工艺、民族特色工业到现代生产、高科技等各类工业生产领域。
“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钱塘江大桥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等20处具有发展工业旅游潜力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和标志性工业设施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还成功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唯一一项,也是全球34处世界工业遗产之一。
从工业旅游的地域分布上来看,山东、江苏、辽宁、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工业旅游发展比较迅速、发育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以29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居全国第一的山东为例,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已经打破了工业旅游项目集中在大城市的常规,还涌现出不少诸如青啤、海尔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工业旅游品牌。此外,在北京和上海,工业旅游与都市旅游相应生辉;在东北,工业旅游成为老工业基地实现发展转型的新亮点;在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工业旅游已经成为了众多民营企业在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选项。
按照工业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与旅游功能结合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工业旅游划分为以下几类:
1、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陆续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因其关系国计民生和作用特殊,往往也是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义的国家符号,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精神,旅游内涵丰富,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巨大。首钢、宝钢、大庆油田、神华煤矿以及葛洲坝、小浪底、长江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都是这种类型的工业旅游产品。
2、依托现代化工业生产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现代化的流水线、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业产品制造,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也是良好的旅游资源,加之现代工业企业的品牌意识、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场营销。青岛海尔、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都是比较典型的这类工业旅游项目。
3、依托与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开发这类工业旅游产品的工业企业大部门从事社会终端消费品的生产,因其产品的性质而与“食”等旅游各大要素发生直接关联,并衍生出工业旅游产品,工业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从事食品加工、酿酒制造、服饰加工等工业企业中。青岛啤酒、贵州茅台、海澜之家等都已跻身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之列。
4、依托各类高新科技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信息、生物、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代表了人类科技活动的最新成果,引领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类工业项目科技含量极高,对广大旅游者的吸引力较为强烈。目前,我
工业旅游发展思路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问题探讨下一篇:党校实施干部培训工作思考探讨
本文2009-10-07 17:22:1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79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