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业务改革整合分析探讨
在今年4月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盛光祖署长指出,目前海关“业务管理、业务改革缺乏整体配合”。这是导致海关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必须加强海业务改革整合。本文试就业务改革整合的原则、思路和实现途径等问题作一粗浅思考。
一、改革整合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伴随着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海关各项事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十五”期间,我国外贸总额增长了2倍,一举跃升为全球第3大贸易国;与此同时,海关税收、监管货物和报关单量分别增长了2.3倍、4.9倍和1.9倍。同时,海关也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使得海关通关监管的压力越来越大,管理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税收、监管、缉私等传统职能进一步加强,同时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维护贸易安全、反恐等非传统职能任务越来越重;以逃避国家税收和贸易管制为目的的伪报、瞒报、闯关、偷运等走私违法行为大量存在,同时满足于单证验放、忽视实际监管的问题依然严重,风险管理与海关业务脱节的现象并未真正解决;贸易便利化对海关提高通关效率的要求日益高涨,同时管理链条过长、部门职责交叉、作业方式单一等制约通关效率的障碍仍未彻底消除;社会各界对海关统一规范执法的呼声不断,同时海关业务改革各自为政、监管模式各异、执法标准不同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从根本上解决海关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依靠改革的“单兵突进”、“多头争进”已经难以为继,唯一的出路就是整合。只有在坚持改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合,着力加强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着力完善整合机制、加大整合力度,才能有效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提高通关效率、增强执法统一性,更好地履行把关服务职责。
二、改革整合的基本原则
海关业务改革整合,重点在整合,难点也在整合。从理论上说,所谓整合,是指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进行重组直至融合、共生,使现存共有资源达到良性组合的最优化状态。简单地说,整合就是力求在资源消耗“1+1<2”的情况下,获得“1+1>2”的效果。
海关业务改革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科学谋划。笔者认为,整合应把握好以下5项原则:
一是平衡性原则。就是要掌握好“度”。整合不是简单地对监管方式、环节、手续和机构进行简化,不是一味强调“通得快”,而是通过业务改革整合,使海关管理能够在加强实际监管的基础上,做到既大力促进守法便利、又有效实施违法惩戒,真正实现“管得住”和“通得快”的平衡。
二是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全”。整合必须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观念,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方法。要把海关业务改革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兼顾,系统应对,对海关的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三级事权和业务职能开展全面整合。
三是渐进性原则。就是要“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整合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必然经历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四是经济性原则。就是要“省”。一方面,通过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资源消耗的目的;另一方面,整合的过程中也要节约资源,用小投入办大事情,不能只顾整合不顾成本。
五是实效性原则。就是要“实”。整合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制定详细规划和具体措施,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强和改善海关业务管理,推动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顺利实现。
三、改革整合的实现途径
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既是海关业务改革整合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改革整合的切入点。在推进业务改革整合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强化风险意识,真正把风险管理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既要全面分析目前海关业务管理的风险所在,又要认真评估改革整合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改革方案、提出整合措施。
为此,笔者认为改革整合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管得住,通得快”的目标,以科学治关理念为指导,以风险管理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坚持加强协调、注重实效,切实解决海关业务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海关改革的综合效益和业务管理的有效性,推动海关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这一思路的核心,在于以风险管理为切入点来谋划和推进海关业务改革整合。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要实现改革整合的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依托风险管理,紧扣风险管理,贯穿风险管理。
具体可以分4个阶段逐步实施:第一阶段,整合信息系统,使各个单个的业务风险、监控系统都成为风险管理大系统的子系统;第二阶段,整合业务流程,使海关监管由平均用力向突出重点转变;第三阶段,整合三级事权,使海关纵向结构由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第四阶段,整合业务职能,打破关际、部门界限,使无缝隙监管、无障碍通关成为现实。
(一)信息系统的整合。
信息系统是海关业务管理的基础性手段,也是防范“两大风险”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海关先后开发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业务管理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在总署层面开发了风险信息与数据分析平台、关税监控分析、执法评估等10多个系统,在直属海关层面开发的信息系统更是多不胜数。据统计,仅2007年经总署立项的署级项目就有35个,向总署报批报备的关级项目则达212个。这些信息系统在有力推动风险管理“由虚变实”的同时,也存在“全面开花、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问题,既浪费资源,也降低效能,还导致执法不统一。因此,整合各类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加快构建风险管理大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一是新建。目前,总署端风险管理平台一期已上线运行,现在的任务是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直属海关端风险管理平台。实现战略和战术风险管理平台的对接,为推动各部门、各海关众多业务系统的相互连接,实现各种风险信息和指令的交换整合搭建载体。同时,依托已组建的全国海关风险参数维护中心,把散落在各部门、各海关、各环节的风险信息,整合为集中的、具有整体指导意义的风险信息,并统一设定和维护为海关风险管理参数。还有,要尽快建立统一的风险数据库,把各类基础业务数据进行统筹归类管理。
二是融合。依托两级风险管理平台,将各部门、各海关的业务风险、监控系统全部整合到两级风险管理平台框架下运行,同时实现和各操作系统
海关业务改革整合分析探讨
本文2009-10-07 10:50:1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783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