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形势下村两委关系情况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0-04浏览:2714下载126次收藏

在村一级普遍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后,如何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个村级主要组织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推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真正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需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问题  
    从我街道情况看,大部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都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协作,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但也有一部分村在新的形势下,不能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两委关系处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大#秘#书#网]理得不够好,影响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挑战。一是由于村两委的范围不同,使村委会班子选择余地更大,有可能使一批真正有致富本领、德才兼备的村民选进村委会班子,村“两委”班子素质的悬殊,直接影响党支部的权威。二是村民自治组织具有法定性、普遍性、稳定性的特点,使它成为集体经济所有权的代表,有权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进一步削弱了党支部更多地去找村委会,村党支部有一种失落感。三是村委会选举的“全民性”、“民主性”和党支部选举的局限性或上级党委的“任命”形式,使村委会更容易获得全体村民的支持,村委会在决定事务过程中较多考虑村民意愿和利益与党支部较多考虑上级党组织意图的矛盾,也使党支部领导权威面临挑战。

    2、村委会片面强调自治,不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和指导,甚至不听从上级党委的领导,致使党在农村的一些方针、政策难以贯彻执行。部分村委会没有完全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把村民自治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有些直选上来的村委会主任把民意当成护身符,认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而村党支部只是村里的党员选出来的,因此只有自己才能代表村民,村里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说了算,不接受党支部领导,对党支部的决议置之不理。  

    3、部分党支部对村委会行使职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大#秘#书#网]能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不尊重村委会的职权,不管村里的大小、巨细都由党支部说了算,大包大揽,包办代替,把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理解为“村支部唱主角,村委会当配角”。他们认为村党支部作为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就要事事亲力亲为,大小事党支部一锥定音,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一些本来应由村委会讨论决策的事项,如经济项目的承包、农民各种费用的征收等,大都仍由村党支部拍板。还有些党支部书记则是担心村民自治后“失权”,以加强领导为借口,抓住权力不放。

     4、部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削弱。一是部分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文化层次偏低,影响党员的先进性。如      杨家村党支部60岁以上的占5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58%。据统计,目前xc街道党员60岁以上占3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6%,且年轻党员中有许多外出经商,在家党员更显老化,直接影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党员队伍新鲜血液素质不理想。按党章要求,发展新党员应把最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但在农村,却存在着发展党员过程中的“近亲繁殖”现象,把优秀分子拒之党外的情况履见不鲜,虽然在各级党组织想尽办法,如实行进口“公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按正常程序发展,虽有嫌疑,但无法制止。这样导致农村宗族、宗派矛盾进一步加剧,影响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基层影响农村稳定和执政党的地位问题。三是党员义务难履行,作用难发挥。新时期,农村党员如何行使正确权力,全面履行义务,有效发挥作用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有的党员长期在外经商不与所在党组织联系,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会,不接受教育,甚至不按时交纳党费,虽然有的村支部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学习日,但学习内容枯燥,学习形式单一,学习目的不明确,个别党员仅把领取误工补贴作为参加学习的唯一目的,有的甚至在学习会上不提发展村级经济的合理化建设,反而乱发牢骚,缺少共产党员的起码资格。  

    5、党支部与村委会两者关系协调难,不团结、搞内耗。“战斗的堡垒”成了“堡垒的战斗”,党支部书记喊“难”,村委会主任成“冤”,村民叫“屈”,整个村级组织内部关系紧张,两套班子,两套人马,各定各的调,各唱各的戏,处于无政府状况,各项工作无从谈起。  

    二、原因分析  

    1、职权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农村党支部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在职权上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部分党支部书记理解为:对各项事务具有决定权,其中包括财产管理权和财务审批权。而村委会主任则提出《组织法》关于“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财产由村民委员会依法管理”的决定,村支部无权干预,造成“两委”关系不顺。

    2、素质问题。部分村两委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偏低,法规观念十分淡薄 。部分村支部书记不能正确对待《组织法》 ,习惯“一元化”领导,习惯里里外外“一把手”,不甘心所谓“大权旁落”。而部分村委会主任则认为支部书记只管党员、理党务,自己是民选的,更有广泛的合法性,理应代表村民管理一切。同时也由于农村中宗族、家庭势力等社会不良形象的影响,一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形势下村两委关系情况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