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工作新中国60周年大转变综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用四代人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步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创造了世界人口发展史上的奇迹。
马寅初先生早年曾经指出,中国人口问题的一个重大症结,就是“人口数量过多”与“人口质量过低”的两不相称。
如今,人口大国的这“两不相称”已发生历史性“转身”。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实现了发达国家用四代人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步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创造了世界人口发展史上的奇迹;人类发展指数跃升至世界第八十一位,跻身国际中上发展水平,成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速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指向优先投资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昔比谁家儿子多,今看谁家日子火”,**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历经艰辛探索,驶离增长“快车道”。中国百姓生育观也随之改变,逐渐由“数量关注”转向“质量关注”。
“作为宏观经济的基础性要素,人口国情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认为,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的大幕,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有效控制两大奇迹。
——人口数量得到有效调控。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累计少生近4亿人,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延迟4年到来。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低高”(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为“低低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妇女总和生育率(即平均一位妇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数)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为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有利条件。减缓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创造了40年的人口红利期,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1/4。据测算,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08年全国人均gdp不会突破3000美元,只能达到2200美元;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人均占有量,比目前降低1/5。
——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从
计生工作新中国60周年大转变综述
本文2009-09-28 14:04:15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725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