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融资资讯对涉农企业渠道创新探讨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09-26浏览:2162下载128次收藏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精神,近日,央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各选择2至3个有条件的县、市,开展试点工作,每个省主推2至3个金融产品创新。在央行的此次《意见》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在银行间市场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内容。
  导致农村金融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很多,但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密度不够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农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而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机构商业运行的空间狭窄,并且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银行不仅没有在现有乡(镇)营业所基础上将机构进一步向下延伸的意愿,而且即使是现有机构,资产规模也不可能有大的扩张。农业发展银行也只是在县里设立了支行,受其业务范围限制,也不可能将机构向下延伸。

  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事实上是农村信用社的独家垄断,这不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力,也不利于打造一个交易规模巨大、运作规范有序、富于竞争效率的农村金融市场。引入多种层次、多种所有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打破农村金融市场一潭死水的局面,强化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交易价格的合理化和金融服务的高效化。

  金融发展受制于金融总量扩张和金融结构优化两个因素。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进程明显滞后于金融总量的扩张。而我国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缺少微小型金融机构。实际上,我国需要多种所有制的、数量众多的微小型金融机构,这是由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金融机构客户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和金融交易成本的差异性决定的,这“三性”构成了微小型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农村发展微小型金融机构,不仅是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优化我国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所必需。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涉农中小企业在繁荣农村经济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推动农村建设、催生农业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却成为制约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涉农中小企业在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他们渴望的中长期资金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涉农中小企业发债的规模偏小,没有市场吸引力,成本过高,只有望上市融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融资资讯对涉农企业渠道创新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