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干部队伍职业化分析思考
工会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要求有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干部队伍带领工会组织在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开创新局面,以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工会干部的非职业化的状况却与这一要求相差很远,从而制约着我国工会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工会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关键有两条:一是实现工会干部队伍的专职化,这是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基础与前提;二是提高工会干部的职业素质。要实现以上两点为主要内容的工会干部的职业化,需要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确立,有赖于一整套有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经济成分、经济利益格局、社会组织形式与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工会工作面对着全新的环境,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工会要有效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实现干部队伍的职业化是关键,也是当务之急。一、当前我国工会干部队伍的非职业化表现
具体来说,工会干部队伍的非职业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份特征不明显。作为机关干部的工会干部,其身份在一些方面更多地像是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职能,而不是作为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事业单位中的工会干部具有与作为机关干部的工会干部同样的身份特征。国有、集体企业中的工会干部,无论是从过去还是现在的实践来看,在一些方面也更多地像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中的一员,他们的工作,也更多地像是在代表企业执行管理事务。尽管实际中不乏心系职工的工会干部,但其身份特征上存在的问题,使他们与其本应具有的职业身份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业务素质待提高。集中表现在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不透,会员迫切需要的集体谈判能力与技巧欠缺,代表会员与业主进行工资协商的能力不强等等。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论是作为机关干部还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中的一员,工会干部的职与位都是与一定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联系在一起的,纳入到整个公务员管理的系统考虑或是企业领导班子的综合安排之中,工会干部的位置被当作是安置干部的场所与需要,对候选人工会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与管理往往来自“上面”,而不是来自会员,因此在职工会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动力与压力不足。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工会干部队伍职业素质亟待提高。
3.工作思路需改变。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和表现,工会的作用,就是为会员争取新的、合法的权益。主要是争取新的合法的经济利益,如更高的工资水平、更好的福利待遇与更好的工作条件等。当前,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凸显,部分工会工作的基本思路应该回归其出发点。这一点,一些工会干部并没有认识到,因而影响了工会工作和工会干部在职工中的认可度。
4.工作方法需创新。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导致工会会员对工会组织的要求以及工会组织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方法都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工会干部必须创新工作方法,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但遗憾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靠行政命令,靠下指标、下命令来开展工作的方法仍在沿用,从而使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5.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化现象普遍。基层工会干部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直接面对会员,满足其要求,以赢得会员的认可,但现在基层工会干部日益严重的兼职化倾向正在削弱工会工作的影响力。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各种非公企业中的工会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职;另一方面,大量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之后,工会归属脱离了原有的条口关系,出于精简人员、减低成本的需要,工会干部也基本都走向了兼职化,工会工作成了空闲时才顾得上的事,这离职业化的要求有多远可想而知。
二、干部队伍的非职业化制约着我国工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应用于工会工作,就是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以此来推动工会的各项工作,否则,一
工会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关键有两条:一是实现工会干部队伍的专职化,这是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基础与前提;二是提高工会干部的职业素质。要实现以上两点为主要内容的工会干部的职业化,需要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确立,有赖于一整套有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经济成分、经济利益格局、社会组织形式与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工会工作面对着全新的环境,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工会要有效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实现干部队伍的职业化是关键,也是当务之急。一、当前我国工会干部队伍的非职业化表现
具体来说,工会干部队伍的非职业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份特征不明显。作为机关干部的工会干部,其身份在一些方面更多地像是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职能,而不是作为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事业单位中的工会干部具有与作为机关干部的工会干部同样的身份特征。国有、集体企业中的工会干部,无论是从过去还是现在的实践来看,在一些方面也更多地像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中的一员,他们的工作,也更多地像是在代表企业执行管理事务。尽管实际中不乏心系职工的工会干部,但其身份特征上存在的问题,使他们与其本应具有的职业身份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业务素质待提高。集中表现在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不透,会员迫切需要的集体谈判能力与技巧欠缺,代表会员与业主进行工资协商的能力不强等等。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论是作为机关干部还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中的一员,工会干部的职与位都是与一定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联系在一起的,纳入到整个公务员管理的系统考虑或是企业领导班子的综合安排之中,工会干部的位置被当作是安置干部的场所与需要,对候选人工会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与管理往往来自“上面”,而不是来自会员,因此在职工会干部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动力与压力不足。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工会干部队伍职业素质亟待提高。
3.工作思路需改变。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和表现,工会的作用,就是为会员争取新的、合法的权益。主要是争取新的合法的经济利益,如更高的工资水平、更好的福利待遇与更好的工作条件等。当前,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凸显,部分工会工作的基本思路应该回归其出发点。这一点,一些工会干部并没有认识到,因而影响了工会工作和工会干部在职工中的认可度。
4.工作方法需创新。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导致工会会员对工会组织的要求以及工会组织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方法都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工会干部必须创新工作方法,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但遗憾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靠行政命令,靠下指标、下命令来开展工作的方法仍在沿用,从而使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5.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化现象普遍。基层工会干部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直接面对会员,满足其要求,以赢得会员的认可,但现在基层工会干部日益严重的兼职化倾向正在削弱工会工作的影响力。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各种非公企业中的工会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职;另一方面,大量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之后,工会归属脱离了原有的条口关系,出于精简人员、减低成本的需要,工会干部也基本都走向了兼职化,工会工作成了空闲时才顾得上的事,这离职业化的要求有多远可想而知。
二、干部队伍的非职业化制约着我国工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应用于工会工作,就是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以此来推动工会的各项工作,否则,一
工会干部队伍职业化分析思考
点击下载
上一篇:工会促农就业创业工作思路对策下一篇:工会信访督办机制用途探讨
本文2009-09-21 09:39:31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667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