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调整问题调研报告
今年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央要求总结先进支部的工作经验,找出后进支部存在的问题。
民革**市委会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时,注意到原有的基层组织状况与现在民革的职责、任务产生了矛盾,必须加以调整,以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鉴于这个原因,他们谈了自己的思考及实践,值得介绍。
民革**市委自1996年换届以来,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支部是市委会工作的基础,只有支部的建设搞好了,市委工作的顺利开展才有可能,参政党的职能才能体现。根据实际情况,1998年对市区的10个支部进行调整,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支部调整问题的提出
1、民革**市委原支部的状况
民革**市委共有党员332人,分布在227个单位。按照工作的性质相同或相近和区域划分:勾13个支部、一个小组。党员平均年龄56岁,年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共141人,占总人数的42%。在职人员中,50至59岁的占29.8%,29至49岁的占28.2%。有多数支部组织结构欠合理,例如有不少支部人数悬殊大,多则39人,少的仅9人。党员分布较广,开展活动困难较大,支部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民革**市委的组织状况与民革职责任务产生了矛盾,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支部组织生活到会率低。例如:有的30多人的支部只到几人,有的党员由于学习不够,对形势认识不清,贯彻中共的方针政策及民革中央精神常常不到位,不能很好履行岗位职责,有损民革党员的形象。
②有的支部支委长期不团结,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组织本支部的活动,有的人甚至出现了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有的党员十分不满,提出要换支部,有的同志拒绝参加活动,甚至萌生了退党的念头。
③许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内容贫乏,活动形式单一,不能适应现阶段民革工作的需要;有的党员组织纪律比较涣散,长期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不参加支部活动。
④党员中有82位同志年龄都在70岁以上,行动不便,身体不适,多病而足不出户,难以参加支部的活动。
以上问题,与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责的要求不相适应,支部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调整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共十五大及民革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民革章程为依据,开拓进取,加强团结,增强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服务。
2、调整的原则
基层组织的调整必须遵循“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民革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基层组织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三、调整的步骤
调整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调整前的准备。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①成立由主委、副主委、秘书长、组织部长等组成的领导班子,领导调整工作的全面进行。这是调整工作得以有序进行的政治保证。
②深入支部、深人群众,大力宣传支部调
支部调整问题调研报告
本文2009-09-17 11:06:5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619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