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农村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23浏览:2038下载126次收藏

那浓浓的学子情
家乡,就像是那拉着风筝的手,不管你走到哪里,心中总是记挂着他,思念着它,那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历历在目,总也不能忘怀。
我出生在淄川区淄河镇的一个乡村,那里乡风淳朴,向学氛围很是浓厚。小时候,人们喜欢在河边的大杨树下乘凉,老人们总是津津乐道的给我们这些顽童们讲那些求学成功,上了大学、留洋归来、衣锦还乡的荣耀故事,我们也听的津津有味,引得我们心中都有了一个梦想:“哪个大学什么样子?好想去看看啊!”

其实,那时我们村里很穷,记忆中孩子们穿着补丁裤、塑料凉鞋粘了一层又一层的补丁,经常穿着露着脚趾头的布鞋在街上玩耍。。。。。从小我就很羡慕那些背着军装绿书包的学生,而我的姥爷曾经是一名代课教师,所以在我的记忆里还有跟着姥爷上学进不去教室蹲在教室外面哭着听姥爷上课的情景。

快到上学的年龄了,那时就一心盼着快一点进入学校读书,七周岁时和我一样大大两个伙伴因为父母有关系而提前上学了,因为此我大哭了一场。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了,父母却为1.5元钱的报名费和书费犯了难,借了好几个邻居才凑够上了学。

那时的学校很简陋,几间平房,都是草房。教室早已经失修了,屋顶上几个小孔,几率阳光透过小孔照到教室的土地上,斑斑点点的。就在这样的教室了,我兴致盎然的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活。

教室里的黑板和现在落后不了多少,水泥抹平用墨汁刷过,老师写的字很工整、好看。学生用的课桌是一条条六七米长的木板,两边用一个架子支撑着,我们从家里带来板凳一顺儿坐在后面写字、做作业。这一条条凹凸不平的长木板,不知用过几届学生了,上面沟豁纵横,留下了许多前辈的大名,学过三味书屋以后,我们都在桌子上留下了一个横写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农村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