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建国60年畜牧养殖业辉煌成就征文
畜牧业历来是**县传统的主体经济、支柱产业。60年来经过一系列配套改革,全县畜牧业历经调整提升,实现了结构优化、总量增长、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等跨越式转变,现在是我县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畜牧养殖、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三赢之路。
(一)发展步伐加快,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一是畜禽数量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县大家畜存栏12.41万头,是1949年的2.6倍,比1978年增长1.4倍,其中牛存栏5.06万头,是1949年的3.2倍,比1978年增长1.6倍;全县羊存栏首次突破100万只,是1949年的11.1倍,比1978年增长1.7倍;鸡存栏40万只,比1949年增长270%;猪存栏6.08万头,是1949年的14.5倍。二是产业地位明显提升。2008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1481.61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2%,比1949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比1980年增长近20倍,农民牧业纯收入620元,比“八五”末净增336元,增长218.3%,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1%,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65%以上。三是羊畜个体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现在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35.1%、63.1%,良种化程度达到80%和82.3%;肉牛个体产肉量由1949年的59.5公斤提高到102公斤,肉羊的个体产肉量由13.6公斤提高到15.9公斤,肉蛋奶总产量1.87万吨,是1949年的5.6倍;绒山羊的个体产绒量由平均0.2公斤提高到0.6公斤。四是科技推广工作成绩突出。主要在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草地项目建设等方面获得科技进步、成果奖36项,其中省部级9项,地厅级13项,县级14项。
(二)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60年我县畜牧业大致经历恢复生产、商品基地建设、支柱产业建设和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四个阶段。实现了三个转变:集体经营向承包经营转变。 从1980年6月开始,牲畜由集体经营,统一管理,转变为分户承包经营、分散管理。实现了牲畜由大槽喂养变为分户喂养,羊只由大群放牧改为以户为单位小群放牧。全县畜牧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恢复发展时期。由农本型向商品型转变。从1984年开始,市场去向日趋明显,突破依附于种植业的副业地位,由自给型向商品型,由只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兼顾的方向转变。全县按照“北羊南牛沿川猪”的思路,建立集中连片的商品生产基地。到1995年基本建成东北部绒山羊基地、西北部肉用绵羊基地、中南部舍饲养牛、养羊基地、沿川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由分散粗放经营向规模集约化经营转变。从“九五”开始,以把全县建成“草业大县、畜牧强县”为奋斗目标,按照“ 舞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及“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走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生态畜牧业经营路子,要质量、要效益、要生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了草畜“双百万”工程。从2003年5月1日起,全县推行“
(一)发展步伐加快,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一是畜禽数量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县大家畜存栏12.41万头,是1949年的2.6倍,比1978年增长1.4倍,其中牛存栏5.06万头,是1949年的3.2倍,比1978年增长1.6倍;全县羊存栏首次突破100万只,是1949年的11.1倍,比1978年增长1.7倍;鸡存栏40万只,比1949年增长270%;猪存栏6.08万头,是1949年的14.5倍。二是产业地位明显提升。2008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1481.61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2%,比1949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比1980年增长近20倍,农民牧业纯收入620元,比“八五”末净增336元,增长218.3%,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1%,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65%以上。三是羊畜个体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现在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35.1%、63.1%,良种化程度达到80%和82.3%;肉牛个体产肉量由1949年的59.5公斤提高到102公斤,肉羊的个体产肉量由13.6公斤提高到15.9公斤,肉蛋奶总产量1.87万吨,是1949年的5.6倍;绒山羊的个体产绒量由平均0.2公斤提高到0.6公斤。四是科技推广工作成绩突出。主要在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草地项目建设等方面获得科技进步、成果奖36项,其中省部级9项,地厅级13项,县级14项。
(二)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60年我县畜牧业大致经历恢复生产、商品基地建设、支柱产业建设和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四个阶段。实现了三个转变:集体经营向承包经营转变。 从1980年6月开始,牲畜由集体经营,统一管理,转变为分户承包经营、分散管理。实现了牲畜由大槽喂养变为分户喂养,羊只由大群放牧改为以户为单位小群放牧。全县畜牧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恢复发展时期。由农本型向商品型转变。从1984年开始,市场去向日趋明显,突破依附于种植业的副业地位,由自给型向商品型,由只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兼顾的方向转变。全县按照“北羊南牛沿川猪”的思路,建立集中连片的商品生产基地。到1995年基本建成东北部绒山羊基地、西北部肉用绵羊基地、中南部舍饲养牛、养羊基地、沿川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由分散粗放经营向规模集约化经营转变。从“九五”开始,以把全县建成“草业大县、畜牧强县”为奋斗目标,按照“ 舞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及“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走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生态畜牧业经营路子,要质量、要效益、要生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了草畜“双百万”工程。从2003年5月1日起,全县推行“
某县建国60年畜牧养殖业辉煌成就征文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8-15 21:52:49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341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