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工商人员建国60周年征文:炊烟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8-02浏览:2547下载270次收藏

在城市生活久了,难免对乡村产生依恋。那些飘远的乡音总是很深情地回荡着,让疲惫的身心聊以慰藉,有时真希望时光倒流,让有限的生命回归自然。

一次文友老范约我,去营里社区一家柴火酒家喝酒,古色的土锅土灶,喷香的农家土菜,上好的米酒,好不惬意。酒过三旬,出门看看,厨房顶上的炊烟一阵一阵,环绕不断,此情此景,更平添了我对老家的怀念。

老家,在车埠镇熊岭村一个僻壤的山旮旯里,典型的丘陵地貌。二十余户人家同出一脉,旁山而居,四季轮回,山水益彰,人畜谐和,享天伦之乐。

小时候,我家弟兄姊妹七个,能解决温饱问题已经不易,更谈不上有别的奢望了。从那时起,我渐渐爱上了老屋顶上的炊烟了。因为有了它,才知道家里一定有粮,不会饿肚子。      记得我每天早晨起来,在老屋背后不远的石头山上放牛,饥肠挂肚时,最想看看老屋顶上是否升起了炊烟。那浓、那青、那淡,那味,宛若专门为贫苦的农家儿女设计的。

直等到太阳中天,早早下地的大人们才回家,这时,家家户户的瓦屋顶上才出现一道道炊烟。有的从瓦逢里冒出来,飘飘渺渺的,随风而散;有的从烟囱里流出来,一团一团的,由最初的粘、绸,然后一缕一缕地往上冒,到最后的青、淡,你一丝我一缕的不知道飘向了哪里。遇到无风的日子,那些从烟囱里冒出的烟子则笔直地往上跑,像是谁刻意吐出的。这种趾高气扬的炊烟很少,在空中炫耀良久,迟迟不肯离去,仿佛谁家发财的屋顶上里冒出来的。

下午两三点,却只能看见屋顶上的一小绺儿炊烟,像发丝那样轻、那样薄,随风飘上几下,没有一点儿力气,与父亲口里吐出的烟圈没有什么两样。那是因为大人们上午干活时间长,中午回家只好草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工商人员建国60周年征文:炊烟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