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汽车摩托车下乡给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8-01浏览:2649下载276次收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力以赴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3月1日起,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推出了“汽车摩托车下乡”新政,决定对报废并换购轻型载货车、购买微型客车或摩托车的农民一次性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这是继“家电下乡”后国家出台的又一项惠农政策,对刺激市场消费和强力拉动内需,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改善农村地区出行条件都具有十分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然而,“汽车摩托车下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随着农村商机的开发和国家对农民购车优惠政策的实施,“滚滚春潮”会带来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加,并大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另一方面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乡镇落后的交通观念,低等级的道路基础设施还难以在短期内更新,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和事故预防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源头不治,事故难防。这是来自基层交警的声音。如何搞好“汽车摩托车下乡”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稳定的交通环境迫在眉睫,笔者就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交通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简单谈一下个人的粗略看法:

  一、“汽车摩托车下乡”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新挑战:

  “政府出钱补贴,鼓励农民购车”。这在几年前是农民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却变成了活生生的事实。近年来,农村“村村通”公路发展迅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发展内需政策必将促进农村道路更快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市(县)乡道路通车里程在快速增长且道路等级也在不断提高的同时,随之隐藏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也不断加大,“汽车摩托车下乡”战略的实施必将成为农村新一轮发展的动力,同时也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许多严峻的新挑战,凸现为道路交通事故的新增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差。如乡(镇)分洪转移公路,“村村通”公路,大多存在路面设计不合理,道路狭窄,道口多,有的坡度偏高、弯道偏急、缺乏标志标线,安全防护设施缺乏,道路没有人养护等问题。农村道路大都路面狭窄且由于通行宽度只有5米左右,易造成行人、各类非机动车、机动车无法分离,出现混行路面并交会困难。这些不仅给农村交通安全带来潜在性的危害,也给管理带来困难,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处于异常严峻的时期。

  (二)、新车发展迅猛,旧车安全技术依然堪忧。目前,各地正贯彻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优惠政策,轻型载货汽车、微型客车、摩托车均在经济补贴范围,势必带动新一轮农村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新车的增长和旧车的替换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农民盲目购车,互相攀比,由于未参加学习“培训”,大多数人无证驾驶,技术生疏,车辆无牌无证上路违法行驶,存在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警力严重不足。以笔者所在的(洪湖交警)四中队为例。交警四中队现有民警4人、(协警)1人,管辖洪湖市东片7个乡镇、管理区,辖区人口21.6万,行政村158个,长期以来担负着辖区全长182公里的3条交通主干线(其中103省道64公里、329省道48公里、沿江公路70公里)的道路交通管理和处置突发的交通事故任务。有限地警力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省级公路上,而辖区乡村道路管理基本上处于失管、漏管、“死角”、“肓区”的失控状态,由于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汽车摩托车下乡给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